香港《南华早报》6月12日报道称,疫情后,中国兴起出境游热潮。现在,有大批中国游客涌向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埃及、摩洛哥、伊朗、卡塔尔等中东和北非国家,孙伊恩只是其中一员。
但对于很多花钱去支教的人群来说,能在7天内获得公益时长或是乡村支教调研报告等,便可以为申请海外留学、择校、评优提供相应证明。
他表示,这次考试对他而言,不止是检验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撕掉过往标签的过程。对于自己从前的职业选择,李龙曾经有过一些思考。他表示:“大学毕业后从事教培行业,对于自己承担的家庭责任来说,过去十五年是成功的。但是对于社会价值、对于学校的培养来说,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可能没有符合一些社会大众对清华学子的预期,这个角度来说是比较失败的。”《十四场胜负场对阵表》 李龙坦言:“无论考试成绩如何,可能都会被关注,这确实需要勇气去面对。我深知机遇与风险并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轨迹,能够达成心中的梦想。同时希望我所传递出的是一种永不止步、不断向前的积极态度。”
此外,范鸿达教授认为,“神秘且极具吸引力”的中东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他说:“有经济实力出境游的中国游客,可能已经去过美国和欧洲许多次了,所以中东显然是下一个对他们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文/观察者网 齐倩]孙伊恩(Ian Sun,音译)是中国上海人,今年早些时候重新海外旅行时,他放弃了前往欧洲,转而选择飞往埃及。他说,飞埃及的实惠机票是他改变主意的主要原因,但在落地后,他立即爱上了这个历史丰富和民众友好的国家。现在,他打算继续探索中东,将下一个目的地定在了伊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