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曾评论称,在一些高利转贷案中,有领导干部多次以名下房屋需要装修为由向银行大量贷款,动辄数百万元的“装修贷款”明显超出正常的装修需求,这些显而易见的不合理之处,折射金融机构对涉公职人员贷款的资金用途存在管理漏洞。
“处在拒马河下游的县市,近些年日益缺水,我们其实不希望上游修水库。”上述熟悉涿州市水利的人士坦言,这种心理十分矛盾。一方面,发生这么大的洪水后,当地需要水库来调蓄洪峰;但另一方面,不能为了防洪,使农业、工业生产受到威胁,“不是简单非黑即白的事情,需要多学科多领域论证”。不过,程晓陶认为,时隔多年后,此次河北受灾是一个契机,以审视是否需要建水库。
“这些代表认为,这部分贷款本应用于与国计民生相关的项目上,却被用于其他项目,转贷后易引发贷款风险。最终,立法机关采纳了这一建议,在通过稿中增设了这个罪名。”王新说。《如果100万买德国7比1巴西》 纸上声音书店3000平米库房受灾,4/5的图书报废,300平米的西直门店亟待铺货开业被搁置,货车被泡,门店无法供货,线上订单无法发货,预估损失5000万码洋。该企业打算通过网店开通低价储值活动以及泡水书免费送活动来自救。
金融机构为什么愿意低利率贷款给公职人员?据《中国新闻周刊》采访得知,由于公职人员工作和工资较稳定,对金融机构来说,属于比较优质的客户,所以对公职人员等特定群体会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职人员的高利转贷行为,往往涉及个人权力的影响力,其危害性更大,隐蔽性更强,他们利用了个人权力影响力贷到款后,又加息转贷,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增大了金融风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