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朝晖建议,考试招生政策应给予学生和学校更大自主选择权。“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从教育管理放权、教育评价多元化方面着手。”
15日,西南政法大学白昃战略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朱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非政府组织通过边会向公众和全世界传达真实信息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维吾尔语不是世界通用语言,理解其内容并准确将其翻译成英文需要专业素养。联合国正式会议中的翻译通常会接受正规培训,以保证翻译质量。朱颖表示,此次边会上的翻译既不是联合国官方译员,也不是第三方人士,而是“世维会”成员。众所周知,“世维会”的立场和公信度都受到质疑,由其成员担任翻译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将“扰乱公共秩序罪”翻译成“分裂罪”,实际上有意将中方对于公共秩序的治理变成西方语境下所谓的“滥用反恐手段”。为了达到自身目的,利用翻译层面的信息不对称误导大众是一些反华组织的常用手段。“中方懂维吾尔语的学者当场指出翻译存在的问题,对于让公众认清其发言和翻译的可信度具有积极意义,我认为这是件好事。”朱颖说。
近年来,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重视。2017年9月起,全国范围内科学课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并将其作为基础性课程,纳入必修。在周忠和看来,这已是国内科学教育一次很大的进步。在他看来,中学的科学教育本应承上启下,与小学做好衔接,在学生进入大学或者步入社会前,锻炼思维方式,但“目前明显是脱节的,科学教育还不够完整”。《2022年世界杯冠军预测》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丁邦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果参考美国K-12基础教育阶段,其课程中会划分为社会科和科学,涉及人文地理的内容放在社会科,地球科学的知识放在科学。但在中国大陆,中小学阶段没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因此,这涉及到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丁邦平说。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2013年的一份调研显示,1986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地球科学相关内容占比64%。但当时,中学地理内容普遍被认为“多、难、深”。从1990年起,地理课融入了更多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教育和乡土地理内容,加上减负和缩减课程的要求,地球科学内容占比、深度被削减。到2013年,地球科学在高中必修课中仅占30%左右,许多内容在必修课中只是“点到为止”。
在与王江讨论后,尼罗拜尔决定在提问环节针对翻译错误提出质疑,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质疑其他信息的真实性。“在提问环节,我先做了自我介绍,说我来自中国新疆,是维吾尔族,刚才你们介绍了所谓的‘事实’,但是我所了解的事实和你们讲的完全相反,我想先介绍一下……”尼罗拜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原本想讲述一下自己在新疆的所见所闻,结果话还没说完,就被边会主持人粗暴打断,后者要求她“直接提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