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国-东莞·教育导航
  主页 | 教育资讯 | 推荐课程 | 公开课 | 考试 | 资格认证 | 外语 | 硕士考研 | 自考成考 | IT培训 | 金融财会 | 名校 | 学习资料
  导航:首页 - 2008年四川职称英语考试报名方式

2008年四川职称英语考试报名方式
作者:城市学习网 来源:xue.net 更新日期:2007-12-1 阅读次数:
各市(州)人事局,省级各部门:

   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计划〉的通知》(国人厅发〔2007〕148号)和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08年度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07〕65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就职称外语、古汉语、医古文、藏语文考试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考试时间、科目和等级

    2008年度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时间统一为4月6日上午9时至11时。今年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的语种和级别有英、日、俄、德、法和西班牙语的A、B、C级。

    全国未实行统一考试的古汉语、医古文、藏语文A、B、C级和英语D级,仍然由全省统一命题考试,考试时间与全国统一考试时间相同。

    我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外语、古汉语、医古文、藏语文等级考试,按川职改办〔2005〕20号文规定的等级对应关系分级报考。

二、报名方式、时间及程序

    报名方式采取网上报名为主、现场报名为辅的方式进行,无条件或不方便上网报名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到各地报名点现场报名。英语考试应按三个专业类别(综合、理工、卫生)和A、B、C三个级别分别组织报名;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及西班牙语和我省组织的古汉浯、医古文、藏语文考试按语种和A、B、C三个级别分别组织报名;英语D级考试不分专业类别,报名按统一规定组织进行。

    我省报名时间统一定于2007年11月10日至12月20日。

(一)网络报名

1.选择语种和级别。报考者登录四川人事考试网(www.scpta.gov.cn),认真阅读有关文件,了解有关政策规定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语种和级别进行报名。

2.填报信息。报考者按网络提示要求通过注册,如实、准确填写《四川省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信息表》的各项内容。报考者如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报考者本人承担。

3.上传相片。报考者按网络提示上传相片,相片为报考者近期的免冠照片,文件格式为JPG格式,大小应小于16K。省人事厅考试中心根据报考者所传相片的质量在网上进行审核,并在报考者报名后的1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对相片质量审查不合格的,应说明理由并要求重新上传。

4.网上缴费。上传相片审查合格的考生,须于2007年11月12日—12月22 日登录到四川人事考试网按网络提示进行网上缴费。网络报名成功且上传相片质量合格的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缴费,视为自动放弃。

5.考点选择。网络报名的报考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居住条件和交通情况选择相对较近和方便的考点参考。具体考点分布详见四川人事考试网。

6.网上教材征订。四川人事考试网已开通了网上征订和网上配送业务,报考者可根据自己所报考的语种和级别在网上征订相应的考试教材和辅导材料,书到后会及时寄送到报考者指定的地址。

(二)现场报名

    报名按属地原则进行,由本人提出申请,同时在四川人事考试网(www.scpta.gov.cn)下载并打印《四川省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信息表》或到当地人事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领取报名表并认真填写各项内容并办理报名手续。省直和中央在蓉单位的考生到四川省人事人才考试测评基地报名(地址:成都市新华大道三槐树路2号,咨询电话:028-86740101、86740202、86740303;网址:www.scpta.gov.cn)。

    各地在现场报名时,要指导考生按规定认真填写报名表,并收取两张近期免冠照片(2寸)和身份证复印件。将考生信息输入省人事厅考试中心下发的报名软盘,考生信息输入与2007年相同。职称外语、古汉语、医古文、藏语文考试代码表见川人职〔2001〕31号文附件2。在报名信息中增加区分报考人员所属国务院部门的信息项,为此专门为国务院各行业部门编写了部门代码(见川人职〔1999〕19号文附3),将该代码视为工作单位名称的一部分,请中央在川单位的报考人员认真填写,其填写方法为:该代码与工作单位名称一起填写在“工作单位”栏内,先写部门代码,再写工作单位名称,手工录入。待报名结束后,各市、州先从内部交流平台上下载网上报名数据,并将本地网上报名数据和现场报名数据整理后,于2008年1月15日前将报名信息和考生相片文件通过内部交流平台上传省人事厅考试中心。

三、考试收费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发改价格〔2004〕1108号和省物价局川价字费〔2003〕237号文件规定的报名考务费每人每科54元的标准执行。各市、州按报名数每人留存32元,作为报名、信息处理、取送试卷、监考和租用考场等费用,其余的22元上交省人事厅考试中心,作为全省统一配置提高考试科技含量所需技术设备、上缴人事部考试中心和其它考务支出。考务费在上报信息时一并上缴。

四、考场由省人事厅考试中心统一规划;准考证由省人事厅考试中心统一编排,有条件的考生可于考前一周登录四川人事考试网(WWW.SCPTA.GOV.CN)打印本人准考证,并认真核查准考证上各项内容,仔细阅读考场规则,按要求准备考试用品。无条件自行打印准考证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到当地人事考试机构领取准考证。请各市州人事考试机构务必做好宣传工作,及时通知考生。考试时,应考人员可携带钢笔、圆珠笔、2B铅笔、橡皮和1本正式出版的一般通用的公共外语词典,但不得带电子词典及社会上专门为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编写的词典、词汇汇编等出版物,如《职称英语考试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等。各报名点在报名时要公示此要求。答题所用草稿纸由考场统一发放。

    考试开考30分钟后,应试人员不得入场;考试期间,应试人员不得出场。

    2008年度外语考试仍采用32开通用答题卡。英语各专业类别、各级别和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各级别的试卷均由客观题组成,全部在答题卡上作答。其中英语各级别的试卷均分为A、B卷。各报名点务必提醒考生在应考时,认真阅读“应考人员注意事项”,按要求填涂答题卡信息点,未按要求填涂的,一律作考试无效处理。古汉语、医古文、藏语文和英语D级在答题纸上作答。回收时分别将答题卡(纸)按顺序排好原袋原装,并按要求装订、密封。

五、2008年职称外语考试用书书目和内容进行了重要调整和修改,主要是:

1.职称英语等级考试大纲在不改变题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修订,对词汇做了部分调整。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大纲不变。

2.英语、日语、俄语考试用书书名统称为《职称×语等级考试用书》。《职称英语等级考试用书》、《职称日语等级考试用书》、《职称俄语等级考试用书》在2006年版本的基础上做了调整和充实,并附有2007年相应语种等级考试试题和试题分析。新版英语考试用书仍分为综合、理工、卫生三个专业,随书赠送《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辅导光盘(CD-ROM)》。新版日语、俄语考试用书未分专业。

3.英语、日语考试辅导用书做了重新编写。

    为维护考生权益,打击盗版,2008年版考试用书将加贴防伪标识徽印,加放暗码,并在书中的版权页、封三等显著位置提示购书考生识别真伪。各地在征订时务必将此情况通知考生,为考生提供真实的学习资料。

    2008年度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用书征订单见附件。请各地组织报名时同时征订考试大纲、教材和指南,并于2007年12月20日前将预订数量报省人事人才考试测评基地。今年人事部对职称考试用书实行“款到发书”办法,请各地务必在上报征订数的同时,将书款汇至四川省人事人才考试测评基地(开户行:工行红星中路分理处,帐号4402259009008806695,电话86740101,联系人:黄东、李静),汇款时请注明“2008年职称外语考试教材款”。各地分别按考试用书的15%、辅导用书的25%留存发行费。款到发书。各市、州如需要将考试用书发送到本地的,请务必在征订单上写清接收地点、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六、职称外语考试各语种考试大纲和相关考试用书是命制试题及考生了解考试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的重要依据,做好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的征订和发行工作是考试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规范运作,统一征订人事部指定的规范教材,严禁通过各种渠道订购非规范教材,对违规操作的市、州将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在年终考核中列为不合格。

七、各级人事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工作的领导,认真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各环节考务工作,规范操作,严格管理,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要严格考生身份查验工作,凡身份证(不含旧版临时身份证、过期身份证和身份证复印件)、准考证不齐全、不真实者,不得进入考室参加考试,坚决杜绝代考现象的发生;要严格通讯工具的管理,严禁将传呼机、手机带入考座,违者一律按违纪处理;要严格考场监考,防止交头接耳、传抄、夹带等作弊行为的发生。

    附件: 2008年度全国职称外语考试用书订单(略)

                                             二OO七年十一月一日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2008年四川职称英语考试报名方式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什么是ACCA考试? (2007-12-1)

Copyright© 2014 www.dgedu.com.cn 东莞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东莞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