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二 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一、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6年11月25-26日在越南河内召开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对越南、老挝、印度、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是“走向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会议通过了《河内宣言》。
二、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I)会议的进程及主要内容。
2007年9月8-9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这一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从1993年开始,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由各成员轮流举办。
①这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大家庭建设。共创可持续未来”,着重讨论气候变化和清洁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支持多哈回合谈判、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议题。8日上午,胡锦涛出席了成员领导人与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8日下午开始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主要讨论气候变化问题。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讲话。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9日在悉尼的州督府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就多哈回合谈判。
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专题发言。
②会议发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关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清洁发展的宣言》。宣言指出,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领导人认为,经济增长、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相互关联,是亚太地区面临的主要阅题。我们致力于确保本地区的能源供应,同时积极应对环境挑战。我们重申在《联台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中所做的承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安排需要反映各成员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反映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及行动能力的差异。
宣言提出努力实现两个意向性的日标,即到2030年将亚太地区能源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至少降低25%,到2020年亚太地区各种森林面积至少增加2 000万公顷;决定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加强森林领域能力建设和信息交流。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领导人重申同国际社会一道,为可持续地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而共同努力。
③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9日在悉尼的州督府举行。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关于世贸组织谈判的声明》,声明指出,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强调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贸易体制的重要性,表明早日成功结束多哈回合谈判的决心。会议还批准了部长级会议提交的《加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报告》。
关于多哈回合谈判问题,胡锦涛指出,一个公正、公开、合理、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对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振兴经济至关重要。中国始终致力于建立公正、公开、合理、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中国愿同其他成员一道,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平衡的成果。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胡锦涛指出,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亚太地区各种自由贸易协定不断涌现,成员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考虑到亚太地区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以多种途径和方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胡锦涛指出,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是个长期、逐步的过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清楚。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努力,继续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就有关问题包括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远景问题进行研究。关于结构改革问题,胡锦涛指出,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各自结构改革的目标、内容、重点差异很大。亚太经合组织应该根据这一特点,本着自主自愿、灵活务实的原则,推动各成员加强结构改革领域的能力建设和信息交流活动。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将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愿继续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结构改革领域的合作。与会各成员领导人表示,将继续致力于实现茂物目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妥善面对全球化深入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确保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普遍繁荣。各成员领导人表示将巩固和加强亚太经合组织进程,使之更有效地履行促进区域经济、贸易、技术合作的使命。
④9日下午,会议举行《加强大家庭建设,共创可持续未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的宣读仪式。
宣言说,我们共同致力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自由和开放的市场,保障人民安全。这些努力促进了各成员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各成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相信本地区经济将保持强劲增长,我们在减少贫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会取得进一步进展。我们将密切关注可能直接影响实现预定目标的新动向,并采取相应措施。宣言介绍了各经济体在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清洁发展、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人类安全、加强亚太经合组织等领域达成的共识。
⑤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2008年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在2010年前,亚太经合组织不吸收新成员。
(2)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就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四点建议。
2007年9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讲话,就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四点建议,提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并阐述了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的高度重视和所做出的努力。四点建议是:
第一,坚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事关各方利益。需要各国联手应对。在气候变化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开展合作才能互利共赢。
发达国家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高的现实。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并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减排。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要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清洁技术,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发达国家应该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承诺,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妥善解决。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停滞发展,或者无视气候变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第三,坚持公约主导地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是最具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反映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当前人均排放上的差异,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应该维护公约及其议定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机制和主渠道地位,将公约确定的原则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原则。
第四,坚持科技创新。科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才能统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应该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增加资金投入,大力促进技术合作和转让。应该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提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保护森林,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l980年到2005年,中国在人工造林和森林恢复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中方愿同亚太地区各成员分享这些技术和经验。为此,我提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搭建亚太地区各成员就森林恢复和管理开展经验交流、政策对话、人员培训等活动的平台,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我们欢迎亚太地区各成员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的高度重视和所做出的努力是:
中国一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我们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植树造林、实行计划生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了积极贡献。l991年至2005年,中国累计节约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亿吨。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累计少生3亿多人,相当于每年少排二氧化碳12亿吨。
中国仍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的能源需求必然会有所增加。同时,由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着繁重任务。我们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中国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到2010年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l0%、森林覆盖率由l8.2%提高到20%等目标。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新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将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努力;将继续推动并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和政府间气侯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相关活动,推进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参与并支持“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计划”等其他合作机制发挥有益的补充作用。
(3)9月6日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商业峰会上发表题为《推进全面合作实现持续发展》的演讲。胡锦涛就如何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的重大课题谈了五点看法:
第一,促进世界经济均衡发展,是共创可持续未来的重要基础。
第二,建立健康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共创可持续未来的重要保障。
第三,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是共创可持续未来的重要因素。
第四,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共创可持续未来的重要条件。
第五,发展科技创新和教育,是共创可持续未来的重要动力。
(4)9月3-9日,胡锦涛主席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悉尼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此次出访是我国今年面向亚太区域的一次重大外事活动,内容丰富,紧凑高效,访问在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第一,广泛接触交流。推进中澳关系发展。
胡锦涛主席对澳大利亚的国事访问圆满成功,实现了增进互信、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开创未来的目的。胡锦涛主席提出加强两国关系的政策建议得到澳方积极响应,双方同意加强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协调,以建交35周年为契机,共同推动中澳全面合作关系深入发展。胡锦涛主席与霍华德总理共同宣布建立中澳战略对话机制,两国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了一批涉及经贸、能源、司法、文化等领域的协议和合同,将双边互利务实合作提高到新的水平。胡锦涛主席热情邀请澳各界要人观看北京2008年奥运会,还到牧场家庭做客,聊家常、叙友谊。访问期间,中方宣布向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动物园提供一对大熊猫用于合作研究,澳大利亚舆论称这是“中澳友谊的见证”,“令澳大利亚人民欢欣鼓舞”。
澳各界高度评价胡锦涛主席的访问。澳领导人表示中国的发展对澳大利亚有利,对世界有利,将继续致力于发展双方各领域合作;企业界认为中澳加强经贸合作将带动澳整体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媒体评论称此访是“互利共赢之旅”,认为“澳中关系进入了新纪元”。
第二,阐述政策主张,推动亚太区域合作。
胡锦涛主席在会议、演讲、对话中阐述中国政府在涉及地区及全球利益重大问题上的政策主张,展现负责任和建设性合作姿态,引导亚太区域合作健康、平衡发展。
气候变化问题是本次会议最突出的议题。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立场和主张受到高度关注。在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四项主张,提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介绍了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和确定的目标。这是继今年6月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后,胡锦涛主席再次在多边场合深入、系统阐述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在国际会议中就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具体、务实的合作建议,受到各方积极评价和支持。会议通过的《悉尼宣言》重申各国在《公约》中所做承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纳入中国关于森林恢复与管理网络的倡议。国际媒体广泛报道胡锦涛主席的发言,称中方的倡议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具有实质意义的新思路。这表明,中国积极、平衡、合理的政策主张和建议为亚太各经济体接受和赞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真诚努力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关于亚太合作进程,胡锦涛主席提出,中国主张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成果,继续向茂物目标迈进,多层次、多途径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针对当前世界和亚太经济发展形势,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商业峰会的演讲中,结合“加强大家庭建设,共创可持续未来”主题,高屋建瓴地提出促进世界经济均衡发展、建立健康的多边贸易体制、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发展科技创新和教育等推进全面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主张,在与会代表中引起积极反响。
第三,介绍内外政策,增强国际社会理解和信任。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胡锦涛主席重点介绍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政策,表示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支持建立公正合理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国将继续转变外贸发展模式,积极扩大进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进出口贸易协调平衡发展。胡锦涛主席还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提高产品质量和确保食品安全,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并愿同各方扩大合作,共同提高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这些讲话受到各方重视,媒体广泛报道,促进了国际社会对我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全面了解。
第四,开展高层外交,加强与各国友好关系。
与会期间,胡锦涛主席会见了9个亚太国家领导人,就加强双边友好合作、增进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达成广泛共识。胡锦涛主席同美国总统布什就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加强中美经贸合作等深入交换意见;胡锦涛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商讨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合作;胡锦涛主席同日本首相安倍积极评价中日关系良好发展局面,同意继续巩固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确保两国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向前发展;胡锦涛主席同韩国总统卢武铉一致同意,两国以建交l5周年为契机,共同努力深化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维护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稳定;胡锦涛主席同印尼总统苏西洛共商拓展能源等领域合作,巩固和发展睦邻友好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胡锦涛主席同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一致认为,中国、菲律宾、越南南海共同开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希望三方继续努力,搞好下一阶段合作,推进有关合作早日取得实质性进展;胡锦涛主席同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索马雷表示,将共同推动中国和巴新友好关系,促进中国同南太地区各国的友好合作;胡锦涛主席同新西兰总理克拉克同意尽早完成中新双边自贸谈判并签署协定、提高中新全面合作关系水平;胡锦涛主席同秘鲁总统加西亚宣布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胡锦涛主席还就全球贸易、气候变化、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同各国领导人交换意见,提出共同努力,促进有关问题妥善解决。
第五,阐明严正立场。在台湾问题上进一步赢得国际支持。
胡锦涛主席在会见澳、美、俄等国领导人时强调指出,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最核心的国家利益。台湾当局肆无忌惮地推动“入联公投”,“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等“台独”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危及地区的和平稳定。各国领导人表示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当局搞“入联公投”和任何旨在加入联合国的行径。胡锦涛主席在会见华侨华人时严正宣示,我们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但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国内人民群众和广大海外同胞对此予以热烈响应和支持。
胡锦涛主席的这次出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对促进中澳关系发展、深化亚太区域合作、推进我外交全局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