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先问为什么
留学,人们往往将应付各种出国考试看成留学之路的第一步。其实不然,留学之路真正该走的第一步还得算“为什么留学”这个问题的解答。
因为只有弄清自己出国留学的真正目的,明确自己的需求,才能在日后艰辛的求学之路上不迷失自我。
1991年便到美国的孙先生就尝到过这样的苦头。他为了获得全额奖学金选择了大众传播专业,可毕业取得了博士学位,却发现不仅自己对该专业毫无兴趣和热情,而且仅凭这一纸文凭还是很难在美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于是为了日后的生存,孙先生又赶时髦去学电脑,学到一半便因兴味索然而中途退学。最后又选择读会计专业,至今在学校念书,没有拿到学历。孙先生对自己虚度了十年光阴的事实也十分的难过,常常因回忆起在国内求学时满怀希望的景象而为自己的一再错误选择而后悔。所以,留学切忌图一时便捷,取目光短浅之举。
选好专业选学校
明确了留学的目的,就得好好地选择一个自己能为之奋斗的专业。众所周知,目前在国外最热门的专业是MBA、法律、电脑、电子工程等。同时这些专业也是毕业后最容易找到工作,且能带来丰厚收入的专业。现在一个MBA毕业生平均年薪的起薪达6万多美元,更不用提专业排名前10位的大学的毕业生了,他们的年收入都在10万美元以上。在电脑专业上,各校的差距不是很大,在当今数码科技盛行的经济态势下,工作极其好找,很多学生尚未毕业便已找到工作。当然,读这些热门的专业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大多学校的MBA专业都要求申请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美国《商业周刊》评出的全美前25所商学院的学生入学前平均工作时间都在5年以上。同时,这些高回报的热门专业也需要很高的投入。每年学费动辄就得2万美元,再加上生活开销等杂费,两年的学习下来,全部投资恐怕要5万至8万美元。而且读这些专业,获得奖学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专业的课业压力也相当大,并不像有些专业可以轻轻松松混下来。
专业确定下来后选择学校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在国外几乎每个专业都会有大致的排名(包括本科、研究生和博士)。排名尽管不是择校的决定因素,但不同排名的学校在学术发展、师资、生源以及就业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1994年从北京来的杨小姐到纽约州的一所并不出名的小学校就读MBA,当时就因为该校给了她部分的奖学金,她放弃了其它几个较好的学校。结果读了一年后了解到各校MBA在教学、就业等方面的差距很大,只得狠心重新申请。后来,终于考上了康奈尔大学的商学院,而今她已拿着10万美元的年薪在朗讯公司就职。谈到当年错误的选择时,她还在为所耽误的两年而懊悔。
其实了解相关学校的信息很方便,可以在网上进行。比如,在Petersons.com上只需点击鼠标,绝大部分学校都会在一个月内将所需的申请资料和学校简介寄来,更为详尽的信息还可以在各校的主页上查询。学校排名的情况则可在Review.com或Usnews.com上找到。同时还可向学校方面索要在校生或已毕业的校友的电话,以便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加深对该校的认识。当然也可以利用各国院校在中国举办教育展的机会当面与校方了解情况。在对自身评估之后便可确定所要报考的学校。择校如此谨慎的另一个原因是申请时要交纳一笔可观的不可退回的报名费,且越是好的学校报名费就越高,所以报考学校一般控制在5—8所之间,大致的费用500—800美元。
高分还需好推荐
只有待留学的专业、国家和目标学校确定下来后方可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进行考试。申请名牌大学高分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也应重视诸如个人陈述、GPA、工作经历、面试、推荐信等其它因素。去年有一个在国内做了10年市场营销的沈先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GAMT只考了600分,但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工作经历以及面试时所表现出的领导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和沟通能力打动了招生人,最终他被著名的莱斯(RICE)大学商学院录取。
申请过程中大多数中国学生经常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自荐信,即各校要求的个人陈述。一般学校都要求1到2篇文章阐述选择专业、报考该校的理由;而名牌大学则要求3到5篇文章回答提出的具体问题。其实对申请者而言这正是一个让招生人全面了解自己,展现自身独特之处的绝佳机会,尤其是对广大无法与校方进行面试的中国学生来说更是不能草率敷衍。自荐信不仅要明确回答校方提出的问题,还要在行文中体现出自己的性格魅力和潜能。成文后最好请英语专家修改润色,切忌出现语法和拼写的错误。
此外,有分量的推荐信也会助申请者考上理想的学校。推荐信对申请者的其它证明材料是十分关键的补充,能加深招生人的认识。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存在两个误区:推荐人的官衔越大越有帮助;赞美之词越多越起作用。其实不然,招生办希望看到的是了解、熟悉申请者的人的客观真实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