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区别在哪里?
21.德育的内容是什么?
2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23.什么是“分组教学”?意义何在?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论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记忆属于下列哪种记忆类型( )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6.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思维的起点和动力是下列哪一项( )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27.一个人在旅游的过程中,既想多观光风景、游玩,又害怕多花钱的心理冲突,属于下列哪一项(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28.人们对英雄行为、文化古迹等做出的赞美和感叹是下列哪项情感( )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正义感
29.马斯洛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
A.“自我”
B.“自我实现”理论
C.学习理论
D.无意识理论
30.一个人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待人诚实,乐于奉献。表现出他性格的( )
A.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理智特征
D.意志特征
3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之间存在(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相互影响关系
D.不相关关系
32.动机产生的条件是( )
A.内在需要
B.外在刺激诱因
C.兴趣和爱好
D.内在需要和外在诱因
33.有的颜色可以引起温觉或冷觉,而有的颜色带有接近感和深远感。这是感觉的( )
A.明适应或暗适应
B.对比特性作用
C.联觉作用
D.补偿作用
34.对活动的目的和结果的一种倾向是( )
A.主导动机
B.社会需要
C.直接兴趣
D.间接兴趣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5.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的______对______机体生命的刺激的应答性反应。
36.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人脑中______出该事物的形象,称之为记忆表象,简称______。
37.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______,从而______实现预定目的。
38.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是______、了解问题、分析诊断、______和结束咨询。
39.掌握知识技能基本属于______范畴,能力属于______范畴。
40.气质的类型差异表现为______、多血质、______和抑郁质。
41.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有:操作定向阶段、______ 、操作的整合阶段和______。
42.动机的三个功能是______、______和激励功能。
43.技能的特点包括:一是______得来的,有别于本能行为;二是一种______,区别于知识;三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主动。
七、简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5.情绪、情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6.注意的基本品质有哪些?
47.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高原现象?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48.怎样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