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学习网 来源:xue.net 更新日期:2008-1-15
阅读次数:
一、 单选题(10分)
1-5CDDDD
6-10BBBC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lO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关于现金流转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任何企业要迅速扩大经营规模,都会遇到现金短缺问题
B.亏损额小于折旧额的企业,只要能在固定资产重置时从外部借到现金,就可以维持现有局面。
C.亏损额大于折旧额的企业,如不能在短期内扭亏为盈,应尽快关闭
D.企业可以通过短期借款解决通货膨胀造成的现金流转不平衡问题
ABC
2.计算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可以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法或股权现金流量法。关于这两种方法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计算实体现金流量和股权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应当采用相同的折现率
B.如果数据的假设相同,两种方法对项目的评价结论是一致的
C.实体现金流量的风险小于股权现金流量的风险
D.股权现金流量不受项目筹资结构变化的影响
BC
3.企业销售增长时需要补充资金。假设每元销售所需资金不变,以下关于外部融资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股利支付率越高,外部融资需求越大
B.销售净利率越高,外部融资需求越小
C.如果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为负数,说明企业有剩余资金,可用于增加股利或短 期投资
D.当企业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本年的内含增长率时,企业不需要从外部融资
ABCD
4.A证券的预期报酬率为12%,标准差为15%;B证券的预期报酬率为18%j,标准差为20%。投资于两种证券组合的机会集是一条曲线,有效边界与机会集重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 )。’
A.最小方差组合是全部投资于A证券
B.最高预期报酬率组合是全部投资于B证券
c.两种证券报酬率的相关性较高,风险分散化效应较弱
D.可以在有效集曲线上找到风险最小、期望报酬率最高的投资组合:
ABC
5.存货模式和随机模式是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两种方法。对这两种方法的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两种方法都考虑了现金的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
B.存货模式简单、直观,比随机模式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C.随机模式可以在企业现金未来需要总量和收支不可预测的情况下使用。
D.随机模式确定的现金持有量,更易受到管理人员主观判断的影响
ACD
6.以下关于营运资金筹集政策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采用激进型筹资政策时,企业的风险和收益均较高
B.如果企业在季节性低谷,除了自发性负债没有其他流动负债,则其所采用的政策是配合性筹资政策
C.采用配合型筹资政策最符合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D.采用稳健型筹资政策时,企业的变现能力比率最高
ABCD
7.以下事项中,会导致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降低的有( )。
A.因总体经济环境变化,导致无风险报酬率降低
B.公司固定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重降低
C.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改善了股票的市场流动性
D.发行公司债券,增加了长期负债占全部资本的比重。
ABC
8.在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如果不存在非营业现金流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实体现金流量是企业可提供给全部投资人的税后现金流量之和
B.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一资本支出
C.实体现金流量=营业净利润+折旧与摊销一营业流动资产增加一资本支出
D.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税后利息支出
AB
9.以下关于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
A.根据二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与效率差异
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生产能量与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
C.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为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反映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
ABC
10.以下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在中间产品存在完全竞争市场时,市场价格是理想的转移价格
B.如果中间产品没有外部市场,则不宜采用内部协商转移价格
C.采用变动成本加固定费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时,供应部门和购买部门承担的市场风险是不同的
D.采用全部成本加上一定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可能会使部门经理作出不利于企业整体的决策
ABCD
二、多选题(20分)
1、ABC 2、BC 3、CD 4、ABC 5、CD 6、ABD 7、ABC 8、AB 9、ABC 10、ABCD
三、判断题(10分判断错误倒扣0.5分)
1-5√×√√×6-10×√√××
主观题:
四、计算分析题(5*6=30分)
1、(1)A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2000*(15%-10%)=100(万元)
(2)B投资中心的部门资产=200/(14%-10%)=5000(万元)
(3)以投资报酬率作为评价指标的优缺点:
①优点:获取数据比较简便,该指标反映部门资产的投资效率,有利于不同部门间的横向比较,另外该指标可以分解为投资资产周转率和边际贡献率的乘积,与利于进行分析;
②缺点:会带来决策的次优化效应,使得部门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发生冲突。
③A投资中心投资报酬率15%高于B中心报酬率14%,运用该指标应该是A优于B中心;但从剩余收益指标看,B中心优于A中心(因为B中心的剩余收益200万元大于A中心的剩余收益)。
以剩余收益作为评价指标的优缺点:
①优点:可以避免决策次优化效应,使得部门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一致;可以用不同资本成本来计算剩余收益;
②缺点:不利于不同部门间的比较。
2、(1)令损益平衡的产品销售量为Q,则有:
[22Q-(2+4+1+3)*Q-400000-600000]*(1-40%)=0
Q=83333.33=83333(件)
(2)令产品售价为P,则有:
[100000*P-(2+4+1+3)*100000-400000-600000]*(1-40%)/(100000P)=12%
P=25(元) (3)A、盈亏临界点销售量X0=(400000+600000)/[25-(2+4+1+3)]=66667(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