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国-东莞·教育导航
  主页 | 教育资讯 | 推荐课程 | 公开课 | 考试 | 资格认证 | 外语 | 硕士考研 | 自考成考 | IT培训 | 金融财会 | 名校 | 学习资料
  导航:首页 - 物流中级复习资料-库存管理库存周转率要点

物流中级复习资料-库存管理库存周转率要点
作者:城市学习网 来源:xue.net 更新日期:2008-1-22 阅读次数:
掌握

    一.库存的概念和分类企业生产四大要素:人员、设备、资金、物料

    库存管理就是对物料在确定和不确定的环境中解决存货不足和存货过剩的矛盾。
某段时间内持有的存货(可看见、可称量和可计算的有形资产),即库存。

    按作用和功能可以分为三大类:

    1、储备仓库(单纯以贮存保管为目的的库存);

    2、转运仓库(在运输中为缓冲不同运输工具、不同运输路段,为社会集散物资服务的仓储);

    3、周转仓库(以供应或销售为目的,靠物资周转来体现其经济效益)

    二.库存管理的内容通过库存管理不但能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经营,而且主要目标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营效率。

    库存管理的使命就是:保证库存物资的质量、尽力满足用户的需求、采取适当的措施,节约管理费用,以便降低成本。

    三.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计算商品的寿命周期可分五个阶段:幼年期(导入期)、青年期(成长期)、壮年期(成熟期)、老年期(饱和期)、衰退期(枯竭期)

    1、经济订货量(EOQ)和经济生产量(EPQ);

    2、保险存货与服务水准;

    3、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

    4、关联需求系统与MRP;

    5、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

    A、质量及价格方面来研讨;针对商品的特性,配合商品的成长周期和季节性对库存结构进行及时调整,才能牢牢把握商机、创造商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配合季节变动必须准备安全库存。应该了解商品的特性和季节性的销售动向,再来调整库存,

    B、销售目标为依据来研讨;为了制定适当的库存决策,首先必须制定销售计划,设定一年的销售目标,根据标准周转率的概念来计算期中库存量,库存额也要顺应销售额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必须估计季节性变动以便计算和计划库存额。

    C、资金周转的立场来研讨;企业经营难免资金问题的关联,只要能改善商品周转率,资金方面的问题就比较从容应付。必须研究总资产和商品库存额之间的比例、商品周转率、销售额、毛利率的关系,库存周转率对企业的库存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能认为周转率高了就必然好,低了就不好,具体情况具体判断。库存周转率=使用金额/库存金额假定库存数量是1000个,月使用量是5000个,库存周转率为5,库存量在一个月周转了5次。

    库存周转率的不同表示方法:用售价来计算(便于采用售价盘存法的单位,销售额/平均库存额)、用成本来计算(便于观察销售额库存额和销售成本的比率)、用销售量来计算(用于订立有关商品的变动、置放商品的场所及销售作业人员计划时,实行单位库存管理)、用销售金额来计算(便于周转资金的安排)、用利益和成本来计算(以总销售额为分子,平均库存额则用成本计算)

    四.库存管理的基本计算假设不缺货

    TC=RP+RC/Q+QH/2 (年总成本)=生产成本+生产准备成本+储存成本

    R——年需求量,以单位计

    P——单位物品的购入成本,元/个

    C——每次订货的订购成本,元/次

    H=PF——每单位物品每年的储存成本,元/年

    Q——批量或订货量,以单位计

    F——以单位成本系数表示的年储存成本Q0=√2CR/H=√2CR/PF (经济订货量)

    期望年订货次数 n=R/Q=√RH/2C 平均订货间隔T=1/n

    订货点 B=RL/12 (前置时间L以月表示)

    B=RL/52(前置时间L以周表示)

    最低年总成本TC0=RP+HQ0

    EOQ导致单价高的物品通常按较小的数量订购(用节约的库存投资补偿增加的费用);单价低的物品按较大的数量订货(库存投资较小,并可避免多次重复订购的费用)该公式基于下述假设,即整批货物于同一时刻加入库存,且存货将按固定速率出货。

    若前置时间小于平均订货间隔期L小于T,就决不会有大于一次订货的未到量;若前置时间大于平均订货间隔期L大于T,则至少会经常有一次订货的未到量;

    (年总成本)=生产成本+生产准备成本+储存成本+延期付货成本

    TC= RP+RC/Q+HV2/2Q+K(Q-V)2/2Q

    R——年需求量,以单位计

    P——单位物品的购入成本

    C——一次订货的订购成本

    Q——批量或订货量

    H——每单位每年的存储成本

    V——最大库存水准,以单位计

    K——每单位每年的延期付货成本n=R/

    Q——每年订购次数

    Q0=√2CR/H√(H+K)/KV0=√2CR/H√K/(H+K)

    订货点=前置时间需求量—延期付货量 

    B=RL/N—(Q—V)

    N——每年的作业日数

    L——前置时间,以日计

    五.已知缺货成本下最优缺货概率的应用缺货成本包括:单位延期付货成本、每次断供的延期付货成本、单位失销成本和每次失销成本。

    保险存货年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P(M—B)= P(S)= HQ/AR (最优缺货概率)

    M—B 缺货量

    B 订货点,以单位计

    B=S+MS 保险存货量

    M 前置时间需求量,以单位计

    H 每年每单位存货的储存成本

    Q 批量或订货量

    A 每单位延期付货成本

    R 年平均需求量,以单位计

    例4:下列资料和列表中所表述的库存问题的最优订货点为多少?

    R=1800单位/年

    C=每次30美元

    F=15%P=2美元/单位

    A=每单位延期付货1美元为求解上述问题,需确定经济订货量,然后确定最优缺货概率:

    Q0=√2CR/PF=√(2*30*1800)/(2*0.15)=600单位

    P(M >B)=HQ/AR=(0.3*600)/(1*1800)=0.10

    参阅表得知计算所得值介于0.05~0.11之间,选择较小的值(0.05),则订货点为56单位,该固定订货量系统将按Q=600单位和B=56单位运行。

    六.库存策略主要解决的问题库存管理就是对物料在确定和不确定的环境中解决存货不足和存货过剩的矛盾。

    通过库存管理不但能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经营,而且主要目标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营效率。

    库存管理的意义:它能保证物畅其流,促使企业经营活动繁荣兴旺。有如下优点
   
    1、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

    2、促使生产管理更为合理;

    3、有利于顺利进行运输管理,也有助于有效地开展仓库管理工作。库存管理的目标:安全目标、效益目标

    七.产品的 MRP 计划表的填制MRP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同时做到:

    1、有计划的生产和向用户供货所需的各种材料、零件和产品、

    2、可能最低的库存水平、

    3、规划制造活动、交货日程和采购活动。

    例11:假定准备在第八期生产100件A产品,假如没有现存的或已订未到的存货,确定发出每一订单的时间和每项订货的数量。

    A LT=4

    B(1) LT=3

    C(2)LT=2

    D(1)LT=1 E(2)

    根据A的需求量、A的制造时间和获得每一零件所需的时间编制物料需求计划。通过位移前置时间将需求量划分为时间阶段,表明了需要哪些物品,需要多少和什么时间需要。

    A产品的MRP计划表

    前置时间 1 2 3 4 5 6 7 8

    4 A 总需求量

    计划订货发出时间 100

    前置时间 1 2 3 4 5 6 7 8

    3 B 总需求量 100

    计划订货发出时间 100

    前置时间 1 2 3 4 5 6 7 8

    2 C 总需求量 200

    计划订货发出时间 200

    前置时间 1 2 3 4 5 6 7 8

    1 D 总需求量 200

    计划订货发出时间 200

    前置时间 1 2 3 4 5 6 7 8

    1 E 总需求量 400

    计划订货发出时间 400

    为了在第八期完成100件A产品,需要在第一期发出100件B的订单,第二期200件C,第一期200件D和400件E.

    八.ERP的定义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叫企业资源计划,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这种计划是对企业拥有的人力、资金、材料、设备、方法(指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信息、时间等等资源进行综合平衡,优化管理。并协调企业各方面围绕市场开展业务活动,以便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能力,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熟悉:

    一.库存管理的过程及要素分析库存过程:

    1、订货活动阶段;

    2、进货活动阶段;

    3、保管活动阶段;

    4、供货活动阶段。

    制定订货策略(库存策略)主要解决三个问题:订货点、订货量、订货方法。

    二.库存管理的三大功能和两个基本目标库存管理的功能因素:

    1、时间性;

    2、经济性;

    3、分离性。

    库存管理的目标:

    1、安全目标;

    2、效益目标

    三.库存过程的订货、进货、保管和供货活动阶段

    1、订货活动阶段是从外出订货或发出订货单开始,直到订货成交为止的整个活动过程。商流;

    2、进货活动阶段主要是把货物从供方运进需方仓库的过程,物流;

    3、保管活动阶段是从物资验收入库开始,直到物资供应或销售出去(出库)为止的全过程,物流;

    4、供货活动阶段是供应或出售物资,把出库物资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四.库存管理任务的三R原则和库存成本的构成库存管理的任务是用最低的费用在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和适当的地点(right place)获取适当数量(right quantity)的原材料、消耗品或最终产品,即3R原则。库存成本构成要素:

    1、购入成本;某项物品的购入成本(P)包括单位购入价格或单位生产成本。
   
    2、订购/生产准备成本;(C)是指向外部的供应商发出采购定单的成本或指内部的生产准备成本。这项成本通常和订购或生产准备次数有关,而和订货量和生产量无直接关系。

    3、储存成本;通常也叫持有成本(H),由多方面组成,主要包括资本成本、税金、保险、搬运、储藏、损耗、陈旧和变质等项费用。

    4、 缺货成本,又称亏空成本(S),是由于外部和内部中断供应所产生的。当组织的用户得不到他的全部订货时,叫外部短缺;而当组织内部某一个班组或一个部门得不到它的全部订货时,叫做内部短缺。外部短缺将导致延期交货、当前利润损失(潜在销售量的损失)和未来利润损失(商誉受损)。内部短缺可能导致生产损失(人员和机器的闲置)和完工日期的延误。

    五.MRP2、DRP、DRP2MRP2称为物料资源计划(material resource planning),这种技术是在M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但管理物料,而且还用MRP的思想对工时、物流成本(而非物料数量)、设备、资金等所有的产能资源加以管理,也可称产能资源计划。该计划将产能资源即工时、机时和现金与物料结合起来,通常以资源取代需求,是一种更有效的生产管理计划。如果把相关技术用于分销和配送环境,就被称为配送资源计划DRP(distribution resource planning)。这是一种分销网络所有层次按时间划分阶段的存货补充计划。DRP首先是零售层的预测,并计算所有其他层次;然后,与MRP那样复查库存,计算各周期的净需求量和前置时间,以一个计划订单的交货数量成为分销链中下一层次的总需求。有些企业把DRP与MRP结合起来应用,称为DRP2,MRP把所需的材料、零部件推到生产地或装配地,而DRP把最终产品通过分销渠道推到需要他的地方去。

    六.从资金周转角度来调整库存周转率的方法

    1、和其他同业公司的比较;

    2、参考过去的实绩

    七.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本思想和适用场合MPR是根据为最终产品安排的完成日期,反过来确定相关需求的零件的订货时间和数量。主要特点:不求有时间阶段性,要推算较低层次的物品的需求量,按计划发出订单和重新安排产能。MRP是从最终产品开始,编制出所有较低层次需求品的必要进度计划,计划订货发出量,指出采购和生产部门应当在什么时间进行订货。MRP特别适合复杂或装配型的作业。

    八.保险存货的概念和意义保险存货是一种额外持有的库存,他作为一种缓冲器用来预防由于自然界或环境的随机干扰而造成的缺货,他们用来补偿在补充供应的前置时间内实际需求量超过期望需求量或前置时间超过期望前置时间所产生的需求。

    保险存货对公司的成本有双重影响:降低缺货成本却又增加储存成本。

    在确定固定订货量系统的保险存货量方面存在两种方法:已知缺货成本时,对缺货分摊直接以货币支付成本;不知缺货成本时,根据前置时间内需求量的某种概率分布来规定服务水准。

    九.经济生产量(EPQ)相关概念在进行某项订单的生产时,供应补给是连续的,库存存货的耗用是均匀的。主要决策是确定产程的规模。存货成本最低的产程规模既为经济生产量。

    十.最新的八种库存管理模式

    1、零库存方式(适用于上下游畅通,且质量有保障的大型生产形态的企业,比如大规模汽车工厂等);

    2、寄售方式(超级市场方法,库存品的管理由采购公司全权负责,保管费用也由其负责);

    3、自来水式仓库方式(由供应厂负责);

    4、供应商专柜方式(需要品名店街分式);

    优点:

    A、让供应厂商负担管理费用;

    B、机械厂不再有仓库业务;

    C、减少了繁杂工作;

    D、简化了购买手续

    5、自动销售机方式;

    优点,不发生缺货,不占压资金,不必担心供应商不能如期交货,不必派专人管理。

    6、巡回访问销售方式;

    7、丰田生产方式;人和机械高效率配合

    8、先驱方式。废除代理店经销,要成立直接销售体系了解

    一.库存管理中经营、生产、运输、销售及批发采购五种要素分析决定适当库存的首要因素:

    1、经营,必须降低批发采购所需的经费,也要降低生产所需的经费,更需要降低保管所需的经费,因此必须维持适当库存量,为了减少缺货损失,还必须考虑预备库存量;

    2、生产,应该控制依据客户订货及估计需要量而生产时的库存量,并且缩短生产时间,保持工程期间的良好均衡库存,防止过剩库存的发生,另外,还要仔细调查需要与供给的关系,维持适当库存数量;

    3、运输,应多方谋求运输费用、运输方法、运输途径的效率化,常保持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存货;

    4、销售,深入研究销售途径,尽量减少流通的中间层次,降低流通过程中的库存;

    5、批发采购期间,必须研究初验期间、运输期间、验收到使用期间,以及订购、入库及验收方法。

    二.延期付货和失销情况下订货批量变化规律在确定型固定订货量模型中,平均存货量约估为Q/2,在持有保险存货时,平均存货量为S+Q/2三.不知缺货成本下按单位数、金额、交易额或订货次数计算的服务水准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组织并不知道它的缺货成本,管理当局通常是设定服务水准,由此便可确定订货点,服务水准表示用存货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四种常用的服务水准为:

    1、按订货间隔计算的服务频率;

    2、按年计算的服务频率;

    3、按需求量的系数;

    4、按作业日系数。

    四.商品寿命周期和季节性库存控制的关系应该了解商品的特性和季节性的销售动向,再来调整库存,这也是库存管理业务的重要内容。

    五.从产品结构分析到积木化的物料清单(BOM)的制定物料清单指生产某种最终物品或产品所需的物品、辅助材料或材料的目录。

    物料清单(BOM)指生产某种最终物品或产品所需的物品、辅助材料或材料的目录。由于MRP是面向产品的,物料清单就成为计划的主要依据,事实上,MRP不能没有按产品结构编制的物料清单,否则MRP就无法把总生产进度计划转换成最终物品层次以下各种物料的总需求量。积木化的物料清单(BOM)适用于有很多可能的结构形式和由大量通用零件组成的复杂产品。积木式的BOM是用积木式元件或积木式组件来表示的,并根据它来组装最终产品,积木化的过程就是将产品清单分解为较低层次的积木式组件。为了MRP的目的,积木化使BOM脱离了产品层次,代之,装配件被提升到最终物品的地位,这种程序建立了一种适合预测、总生产进度计划和MRP的新的积木式计划清单。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物流中级复习资料-库存管理库存周转率要点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 www.dgedu.com.cn 东莞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东莞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