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国际物流
★ 7-1国际物流含义:组织商品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
★国际物流特点:1物流渠道长、物流环节多2物流环境的复杂性3国际物流中的标准化要求较高:拖盘:1000*1200毫米;4国际物流中风险性: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5国际物流的多种运输方式组合: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以及由这些运输手段组合而成的国际综合运输方式等;
★ 7-2国际物流的种类:1根据商品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向分类2根据商品流动的关税区域分类3根据跨国运送的商品特性分类:军火物流、国际商品物流、国际邮品物流、国际捐助物流、救助物质物流、国际展品物流、废弃物物流;根据运营企业区分: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船物代理、无船承运人、报关行、国际物流公司、仓储和配送公司等。
7-3有关商品检验知识:检验时间与地点、检验机构与检验证明、检验标准与检验方法等。 保关业务知识:1987年7月1日海关法;装货24小时申报;进境14天内申报;到岸价格包括货价、运费、保险费及其他劳务费;少漏征税可在放行一年内补税,3年内追缴,一年内要求退还;
£保税区:是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管的特定地区和仓库保税区可分为:1指定保税区2保税货桟3保税仓库:自有经营权、公共保税仓库、海关监管仓库;4保税工厂5保税展厅。
£ 7-4国际货运代理:1租船定舱代理2货物报关代理3转运及理货代理4储存代理5集装箱代理6多式联运代理。
£ 7-5国际货运中主要联运方式:1海上/航空2航空/公路3铁路/公路/内河或者海上/铁路/内河4微型陆桥5陆桥理货的概念:理货是随着水上运输的出现产生的,理货是指:船方或货主根据运输合同在装运港和卸货港收受和交付商品时,委托港口的理货机构代理完成的在港口对商品进行记数、检查商品残损、指导装舱积载、制作有关单证等工作。
£ 7-6理货的工作内容:1理货单证2分票和理数3理残4绘制实际商品积载图5签证和批注6复查和查询 。
《物流管理》
第一章 物流市场分析与供需管理
£ 1-1物流调研:通常指物流市场调查研究, 包括物流供需调查、调查结果的分析、物流供需预测以及综合分析研究等内容。
按研究目的分:1。物流市场需求调研;2。物流供应调研按研究对象分:1生产资料物流调研;2生活资料物流调研。
按研究品种分:1。单一品种物流调研;2。综合品种调研。
按物流业务分:1。专业物流业务调研;2。综合物流调研。
调研步骤:1。物流实际调查阶段2。资料整理分析阶段3。实际发展预测阶段4。综合分析处理阶段。
1-2调查整理目的和原理:是把分散在许多人手中的资料集中起来,统一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全面的、可靠的、空间时间序列数据资料,为预测和经营提供数据支持。
1-3物流调查报告目的:1。作为物流调查阶段的结束,最终要形成一个物流调查报告,对调查活动过程以及对调查数据分析整理的过程及其工作成果进行汇报,提供领导参考;2。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把调查过程和调查成果进行系统化,逻辑化整理,形成系统化的有价值的成果。
1-4物流调查报告内容:1调查项目的产生和项目过程概况;2调查过程;3调查结果;4分析建议;5其他说明;6附录。
£1-5物流市场预测方法:1。判断分析预测法;2。时间序列预测法3。因果关系分析预测法4。灰色预测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季节指数法和趋势法调研。
£ 1-6综合分析方法:按研究内容和时间性质分:空间结构分析、时间结构分析和空间时间结构分析。
第二章 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
£ 2-1企业采购的概念
答:是指通过商品交换和物流手段从资源市场取得资源的过程。
£ 2-2企业采购战略的概念和分类
答:是指企业采购所采用的带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的基本运作方案。
采购战略的分类:P37
£ 2-3进货管理及其基本原则 答:P43
★ 2-4企业供应商分类:1。按供应商重要性质分:伙伴型供应商;优先型供应商;重点型供应商;商业型供应商;2。按80/20规则分类:通常数量80%的采购物品占采购物品20%的价值,而其余数量20%的物品则占采购物品80%的价值;3。按供应商规模品种分类:供应商规模为纵坐标、经营品种为横坐标供应商关系分类:短期目标型、长期目标型、渗透型、联盟型、纵向继承型。
2-5供应商评选目标:1。获得符合企业总体质量和数量要求的产品和服务;2。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产品及最及时的供应;3。力争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的产品和服务4。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开发有潜质的供应商,不断推陈出新;5。维护和发展良好的、长期稳定的供应商合作关系。
2-6供应商评选操作步骤: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2。建立供应商选择目标;3。建立供应商评选标准;4。建立供应商评选小组;5。供应商参与;6。评选供应商;7。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
£ 2-7供应商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1供应商绩效管理必须持续进行,要定期检查目标达成的程度;2。要从供应商和企业自身各自的整体运作方面来进行评估,确立整体的目标;3。供应商绩效总会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时,要考虑到外在因素带来的影响,不能仅仅衡量绩效供应商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