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国-东莞·教育导航
  主页 | 教育资讯 | 推荐课程 | 公开课 | 考试 | 资格认证 | 外语 | 硕士考研 | 自考成考 | IT培训 | 金融财会 | 名校 | 学习资料
  导航:首页 - 室内设计师必读之经典理论教程之六

室内设计师必读之经典理论教程之六
作者:城市学习网 来源:xue.net 更新日期:2008-1-7 阅读次数:
歌德的面积是这样算出来的:

每对互补色的明度比例是:

黄∶紫=9∶3=3∶1=3/4∶1/4

橙∶蓝=8∶4=2∶1=2/3∶1/3

红∶绿=6∶6=1∶1=1/2∶1/2

将每对互补色的明度比例转变成和谐的面积比例时,需将明度比例数字倒转。如黄比紫的明度强3倍。当黄与紫组成调和的色调时,黄只占总面积的1/4,紫则占总面积的3/4,这样每对互补色的和谐面积比例如下:

黄∶紫=1/4∶3/4

橙∶蓝=1/3∶2/3

这样就可以得出上述原色和间色的和谐面积比例关系:

黄∶橙∶红∶紫∶蓝∶绿

3∶4∶6∶9∶8∶6

即:黄∶橙=3∶4 黄∶红=3∶6

黄∶紫=3∶9 黄∶蓝=3∶8

三原色中黄∶红∶蓝=3∶6∶8

三间色中橙∶紫∶绿=4∶9∶6

我们先拿红与绿这对补色关系作例证。中国有句诗叫“万绿丛中一点红”,这只是个比方,真是10000∶1就会显得过于悬殊。这句话主要是说明少量的红需大量的绿衬托,红才能突出、醒目、希罕。合理的比例应当是面积、明度、彩度都要兼顾。用大面积的红去衬托小面积的绿可否?孟塞尔把这样的色彩关系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这样可以算出红绿的面积:

由这样比例的颜料混合后才能得出五级灰。又如:

看来万红丛中一点绿是行不通的,只有万绿丛中一点红才合理。结论是,既要按这种关系去考虑色彩安排,又要考虑色相倾向性的色调。

这就说明了,把许多世界名画拿来做空间混合,所得到的灰色并不是中间灰色,而是有一定的色相倾向性和明度倾向性,这就是所谓的色调。试想:将卡拉乔瓦的《圣母马利亚之死》作空间混合,绝对低于五级灰,而将凡高的“向日葵”作空间混合绝对高于五级灰。

作业:

①作聚散对比一幅;

②作位置对比一幅;

③作面积对比一幅。

也可将三幅作业构成在一幅画面中,具象与抽象形式均可。

第二节 色彩调和理论

1.色彩调和的原理

原理(一): 和谐来自对比。

从色彩视觉的生理角度上讲,互补色的配和是调和的,因为人在看某一色时总是欲求与此相对应的补色来取得生理上的平衡。伊顿说:“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同时要求它的相对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那么眼睛会自动地将它产生出来。正是靠这种事实的力量,色彩和谐的基本原理才包含了补色的规律。”孟塞尔色彩调和论也是以互补色的理论为依据的。他认为若把构成画面的各种颜色全部混合(或放在旋转盘上混合)能产生第五级明度的灰,那么,色彩配合是调和的。他曾用各种名画做过色彩分析试验来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但从前一节色彩对比中可以看出,如果要有调子的倾向性,就不能产生五级灰。

原理(二):秩序产生和谐。

由于人生活在自然中,来自自然色调的配色和连续性,就成为人视觉色彩的习惯和审美经验。自然界景物的明暗、光影、强弱、冷暖、灰艳、色相等色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自然秩序”,即自然的规律。如:光线照射着一个物体,必然会产生高光——亮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投影,其变化是有秩序、有节奏,非常和谐的。人们都会不知不觉地用自然界的色彩秩序去判断色彩艺术的优劣。因此,色彩的调和是一种色彩的秩序。色立体的色相、明度、纯度的系列是按一定秩序排列制作的。在色立体中,任何直线、圆、椭圆、螺旋形……都是有方向的,选择的配色都是调和的。

原理(三):和谐产生节律。

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的暧昧的配色才是调和的。配色好像谱曲,没有起伏的节奏,则平板单调,一味高昂紧张则杂乱、反常。配色的调和取决于是否明快。过分刺激的配色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过分暧昧的配色由于过分接近模糊,以致分不出颜色的差别,同样也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不满足、乏味、无兴趣。因此,变化与统一是配色的基本法则。变化里面求统一,统一里面求变化,各种色彩相辅相成才能取得配色美。

原理(四):变对比为平衡产生和谐。

配色的调和与色相、明度、纯度和面积有关。不同的颜色知觉度也不同,按照歌德的纯色明度比数,用黄与紫两个纯色来构成图案色彩的话,面积比是1∶3。用红与绿两纯色来构成图案的话,他们的比是1∶1。但孟塞尔认为,色彩和谐的面积比同时与纯度有关。如:红(R5/10)与青绿(BG5/5)同等的面积在回旋盘上旋转混合不会得到无色相倾向性的正灰,这显然是红的纯度高,只有把红色纯度降低或将红的面积减为青绿的一半,才能取得和谐。也就是面积对比的公式:

这如同一杆秤,只有这样才能平衡。

这证明红与青绿相配,如果明度相同,红的纯度等于绿的两倍的话,那么绿的面积应是红的两倍。因此配色中较强的色要缩小它的面积,较弱色要扩大其面积,这是色彩面积均衡的一般法则。当然,色彩的面积均衡的取得是一种创造色彩静态美的方法,如果在一幅色彩构图中使用了与和谐比例不同的配色,有意识让一种色彩占支配地位,那么将取得各种富有感染力的配色效果(色相调子)。

原理(五):卯榫对比是需求与满足的关系,满足需求就是和谐。

能引起观者审美心理共鸣的配色是调和的。由于各个民族以至每个人的生理特点(如性别、年龄等)、心理变化(如欢乐、喜悦、悲哀等)和所处的社会条件(如***、经济、文化、科学、艺术、教育等)与自然环境不同,从而表现在气质、性格、爱好、兴趣以及风格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在色彩方面则各有偏爱。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时期,人们对色彩的审美要求、审美理想也是不一样的。有时一种新颖时髦的流行色是人们所追求的配色;不同的色彩配合能形成富丽华贵、热烈兴奋、欢乐喜悦、文静典雅、含蓄沉静、朴素大方……等不同情调。当配色反映的情趣与人的思想情绪发生共鸣时,也就是当色彩配合的形式结构与人的心理形式结构相对应时,那么人们将感到色彩和谐的愉快。因此,色彩设计,必须研究不同对象的色彩喜好心理,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

原理(六):实用即是和谐。

配色必须考虑到实用性和目的性。用于交通信号、路标的色彩要求突出,因此对比强烈的色彩相配是适用的;用于工作场所的色彩一般应选柔和明亮的配色,避免使用过分刺激,容易导致视觉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的配色。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商业设计、工业设计等由于实用功能各异,都对配色有特定的要求。

除上述以外,色彩的调和还与色彩的形状、位置、组合形式、表现内容等因素有关。总之,色彩的调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2.色彩调和的概念

“调”是调整、调理、调停、调配、安顿、安排、搭配、组合等意思。“和”可做和一、和顺、和谐、和平、融洽、相安、适宜、有秩序、有规矩、有条理、恰当,没有尖锐的冲突,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等解释。

我们知道,和谐来自对比,和谐就是美。没有对比就没有刺激神经兴奋的因素,但只有兴奋而没有舒适的休息会造成过分的疲劳,会造成精神的紧张,这样调和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如此看来,既要有对比来产生和谐的刺激——美的享受,又要有适当的调和来抑制过分的对比——刺激,从而产生一种恰到好处的对比——和谐——美的享受。概括说来,色彩的对比是绝对的,调和是相对的,对比是目的,调和是手段。

对比是一种刺激,这种在视觉上的对比如同在触觉上的刺激相类似。触觉的痒痛,是由于外界的刺激而使得细胞破裂,破裂得少,产生痒的感觉,破裂得多则产生痛的感觉。而痛感与快感实际上也是刺激细胞破裂的多寡所致。我们所寻求这种美的手段,恰恰就是寻求这种如同触觉中的快感——恰到好处的刺激——痛快。

“调和”一词有两种含意:一种指对有差别的,有对比的,甚至相反的事物,为了使之成为和谐的整体而进行调整、搭配和组合的过程;另一种指不同的事物合在一起之后所呈现的和一、和谐、有秩序、有条理、有组织、有效率和多样统一的状态(或称多样统一)。

色彩调和这个概念和一般事物的调和概念一样,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指有差别的,对比着的色彩,为了构成和谐而统一的整体所进行的调整与组合的过程;另一种是指有明显差别的色彩,或不同的对比色组合在一起能给人以不带尖锐刺激的和谐与美感的色彩关系,这个关系就是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组合的“节律”关系。(在后面第六章中详述)

(1)调和是对比的反面,与对比相反相成。

(2)调和就是近似。

(3)调和就是秩序。

(4)调和感觉是视觉生理最能适应的感觉,是视觉生理的平衡。

(5)调和是形象感受的需要,是色彩关系与形象的统一。

(6)调和是色彩布局的完美。

(7)调和是色彩与作品内容的统一。

(8)调和是色彩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9)调和是色彩与审美需求的统一。

(10)调和与对比都是构成色彩美感的要素,调和是抑制过分对比的手段。


3.调和的方法

(1)孟塞尔色彩调和论:在孟塞尔色立体中,确立一个色或一组色后,也同时能从色立体中求出相应的调和色,其方法是从几何学秩序方向中去选择的。

(2)伊登的色彩调和理论:

a.二色调和:凡是通过色立体中心的两个相对的颜色(互补色)都是可以组成调和的色组。

b.三色调和:凡是在色相环中构成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色是调和的色相。也可将这些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或任意不等边三角形使其三点在图中自由转动,可找到无限个调和色组。

c.四色调和:凡是在色相环中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四个色是调和的色组,如果采用梯形或不规则四边形,也可获得无数个调和色组。

d.五色以上的调和:凡在色相环中构成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的五、六、八个色是调和色组。伊登认为“理想的色彩和谐就是要用选择正确的对偶的方法来显示其最强效果”。

(3)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之一。

a、无彩色系最易调和,但明度在11级明度色阶中的间隔中看,近看不需过于对比,可采用小间隔,即弱对比,1、3、5、7、9或1、4、7、10等。如果远看就不要过于含蓄,需大间隔,即强对比,如1、6、10或1、7等。

b、无彩色系与有彩色系调和最易,不需考虑色相,因为任何有彩色与无彩色都调和,但必须考虑色阶明度对比要大些,不要过于微妙,一般要在5度以外。

c、同色相调和也很容易,但也要考虑色阶明度的对比和纯度对比,间隔不需过大,可用小间隔法1、3、5、7、9或1、4、7、10等,远看需大间隔。

d、邻接色调和一般变化也十分微妙,需要有主次关系,又要变化纯度。明度上也要用小间隔以外的办法,即弱对比和中对比。远看需要长对比。

e、类似色调和,因为它们本身在色相上就有一定的弱对比关系,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调和因素,也是比较容易处理的,只要稍注意纯度,多注意明度即可。明度处理同前。

f、中差色在色相中是属中等对比关系。在色相处理上如果需再柔和些,可在二者之间加一过渡色,如果不需再柔和,只在明度上用短对比和中对比,如果再需强烈些,可用长对比。

g、对比色的调和是因为它们在色相上属强对比。调和的方法有:

①利用面积调和法,即大面积冷对小面积暖。

②用聚散调和法,即冷聚热散。

③利用中性色作间隔法,如黑、白、灰。

④利用间色序列推移法。

⑤降低双方或一方纯度。

⑥提高一方明度。

此为对比色调和之六法,应加注意

h、互补色相调和也属色相中的强对比。调和方法同前。(4)色彩调和的主要手段之二:

互补色调和的方法,可采用对比色调和之六法,此很重要。

(5)色彩与形象的统一

约翰•伊顿教授指出:红暗示正方形,黄暗示三角形,青暗示正圆形,橙是红与黄的折衷,暗示梯形,绿是黄与青的折衷,暗示圆弧三角形,紫是红与青的折衷,暗示圆弧方形。色彩学家碧莲(Faber Birrn)与伊顿教授稍有不同,他认为橙暗示长方形,绿暗示正六边形,紫暗示椭圆形。

他们进一步解释说:正方形的内角都是直角,四边相等,显出稳定感、重量感和确定感(又有力感富于男性——编者),垂直线与水平线相交又有显著的紧张感,而红色性质紧张、充实、有重量、确定,二者吻合。

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加三个60°角有着尖锐的、激烈的、醒目的效果。黄色的性质也是明亮、锐利、活跃、缺少重量感,二者相吻合。

正圆形是不可分离的象征,它轻快、柔和、有浮动性,使人感到充满流动感。而青色也容易使人联想到天空、空气、水,它透明而轻快,有浮动感,与圆形气质相似。

橙、绿、紫属三间色,分别与相应的折衷吻合。

当上述色与相应的形相吻合时,最能发挥色彩明显的特征。

(6)色彩与内容的统一

色彩的调子中按色相可分为:红调子、绿调子、蓝调子、黄调子……。就色相的倾向性而言,将一幅画通过旋转盘旋转,它的空间混合倾向于什么色就是什么调子;在冷暖上分,可谓:冷调子、热调子、暖调子、中性调子等,这与色相也有关,属哪个区,即哪个区的调子;若在明度上分,可谓:亮调子(其中包括高短调、高中调、高长调)、暗调子(包括低中调、低长调、低短调)和中间调子(中中调、中高短调、中短调、中低短调、中长调);若在内容上分,可谓:欢乐调子、悲哀调子、恐怖调子、庄严调子和富丽堂皇调子等。这些调子都是为了表现画面内容的,如表现恐怖感,在色相上用蓝、紫调子,在明度上可用低长调,在冷暖上可用冷调子。下表可作参考:

第三节 色彩构图

色彩构图,狭义上讲就是色彩布局。各种色彩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关系必须是有机的组合。它们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有秩序、有节律地彼此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呼应,从而构成和谐的色彩整体,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色彩构图的必然法则,表现色彩的多样变化主要靠色彩的对比,使变化和多样的色彩达到统一,要靠色彩的调和。色彩对比与调和前面已讲了,现将构图的一般法则分析如下:

1.色彩的均衡 我们在观察一幅完整的图案时,各种色块的分量将会在人们视觉中的垂直轴线两边起作用。如同一色彩以中轴线为准线,左右两侧的色量不能取得平衡时,那么,在人的视觉中将感到不安定。色彩的平衡,其原理与力学上的杠杆原理颇相似。在色彩构图时,各种色块的布局应该以画面中心为基准向左右、上下或对角线作力量相当的配置。如从整个画面来看,大块较暗较重的色块偏于中心一方而显得发闷,而在较轻较亮的色块偏于另一方显得空虚时,那么较重较暗的色彩应用较轻较亮的色彩来调剂,而较轻较亮的色彩应用较重较暗的色彩来调剂,从而达到一定的平衡的关系。一幅黑白二色配合的图案,可以用黑白交替,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的方法来取得平衡。但色彩构图的平衡,并不是各种色彩占据均等的量。还包括面积、明度、纯度、强弱配置的平均的布局(对称纹样除外),并且依据图案的特点,取得色彩总体感觉上的均衡。但这里面的均衡关系是很复杂的,比如前面讲到的重量。那是在浅底色上而言,如果在深底色上,亮色就构成了重量。在灰底色上,艳色就成了重量。在冷底色上,暖色又是重量。比如说:在一片灰绿底色上——一件灰绿色衬布,右面是一个深绿色大西瓜,左面有一小牙切开的红瓤瓜瓣,这么看来,右面深绿色西瓜虽大虽重,但它与背景是调和的,即对视神经刺激不强烈,而左面的一小牙西瓜虽小,虽亮,但它在灰绿色的画面中十分跳跃,醒目,这时它就成了重量。

但构图中不一定色重就是重量,均衡是力的均衡,而不是对称,必须一边多,一边少;一边疏,一边密;一边大,一边小。这就是大小对比,疏密对比,轻重对比,虚实对比,动静对比,高低对比,形状对比,远近对比,灰艳对比,冷暖对比,明暗对比等,这就是动感。如同物理学中的势能,有威慑力,有思想的余地,有开拓的余地,有发展的余地,有喘息的余地,有透风的余地,有用武之地。这也可以比喻为“虚可走马,密不透风”。就是说:

(1)空是可以大胆地空到走马的地步。

(2)空也是为了将可走马。

反过来看,这空并不是空无绝有,而是空中有一种期待的力,俗话说有吵闹之声并不可怕,怕的是静到一点声音都听不到,叫做静的可怕,或意为将有什么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如同鲁迅所说:“于无声处听惊雷”。这就是空白的力量。又如黄宾虹所说的:“密可走马,虚不通风。这也是说虚中是有力的,反过来说,密也并不是毫无空间,密中也同样可走进去。这与前者是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

这种构图好比秤杆的平衡关系,也就是前面讲到的面积对比中的公式:

也就是称杆的:

的平衡比例关系。

2.色彩的呼应 任何色彩在布局时都不应孤立出现,它需要同种或同类色块在上下、前后、左右诸方面彼此相呼应。色彩的呼应方法有以下两种:

(1)局部呼应:如在一黑底上,点上一个红色点,这个挣扎着的红色点被大片黑色包围,似乎有被吞噬的危险。虽然它仍顽强地存在着,但却在整个画面中给人以窒息的感觉。这时就需要再增加几个红点与它相伴,这种局面就被打破了,这也就是同种色块在空间距离上的呼应关系。但这些点的分布需考虑疏密关系,不能平均距离,也就是要考虑到疏密关系。一个点落入画面,就是一个音响,许多点的落入就会产生许多音响,而这些音响有疏密、快慢和休止之分,自然散撒的那种节奏关系在画面中构成一种美的节奏,这是人为的排列所达不到的自然节奏。新疆地毯很注意内外色彩的呼应,即大地的颜色必须用来做最外层边色,图案在整个色底上布局,这就是内外呼应关系。

(2)全面呼应:色彩的全面呼应方法是使各种色彩混入同一种色素,从而使各色间产生内在的关系,它是构成色调,也就是色彩倾向性的重要方法(如果用旋转盘作空间混合可以明显看出)。南京云锦的妆花“三晕”,配色法是色彩全面呼应的范例:水红银红配大红(各色中都含红),葵黄广绿配石青(各色中含青),藕荷青莲配紫酱(各色中含青莲),玉白古月配宝蓝(各色中含蓝),密黄秋香配古铜(各色中含黄)。这也是传统的“倾向性”调子。

3.色彩的主从 各色配合应根据图案内容分出宾主。主色与宾色之间的关系是主从关系,所谓“五彩彰施,必有主色,它色附之”。主色的面积不一定最大,也不一定等于主色调,但它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主色一般多用在重要的主体部分,以增强对观者的吸引力。主色的力量应由宾色烘托而出,俗话说“红花需绿叶扶”,红才能显得更红。大片深色中包围浅色;大片浅色中包围深色;大片调和色中的对比色都能形成主色,宾色服从主色,明暗灰艳的处理也必须根据主色有所节制,否则会喧宾夺主。比如说“万绿丛中一点红”绿色面积虽大,但它用来衬托红色,红色就要纯正,绿色不妨灰重些,红色即成为主题之色,即主色。

4.色彩层次 色彩的层次与色彩的前进和后退感在前面已做过分析。暖色、纯色、亮色、大面积色一般有前进感;冷色,含灰色、暗色,小面积色一般有后退感。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暗底上亮色有前进感,在白底上深色有前进感,在红底上黄色有前进感,在黄底上红色又有前进感。这就是构图中色彩的层次,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此外又与纯度和冷暖有关,我们已在前面讲过,这里不再重复。


5.点缀色 点缀是面积对比的一种形式,在色彩构图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片沉闷或平淡的色调中如果点缀少量鲜艳的对比色,尤如以石击水,一潭死水马上就会变得有生气了。“一烛之光,通体皆灵”,点缀色的应用能达到“平中求奇”的突破。“点睛”要求点缀色的布局位置要恰当,不点在“睛”上,就成了“添足”。“点睛”还要求在面积上也要恰当,面积过大,统一的色调就会被破坏,面积太小,容易被周围色彩吃掉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点缀色具有醒目、活跃的特点。有经验的配色总是十分慎重地,十分珍惜地将最鲜明、最生动的色彩用到最关键的地方。它的规律是:

(1)纯度高;

(2)色相对比强;

(3)明度对比强,或暗中透亮,或灰中见鲜;

(4)面积大小适宜;

(5)位置恰当。

6.色彩的衬托 衬托有赖于面积对比,没有面积对比就谈不上衬托。衬托的主要形式有:

(1)明暗衬托:大面积的亮色衬托小面积的暗色,大面积的暗色衬托小面积的亮色,使暗中透亮;

(2)冷暖衬托:大面积冷色衬托小面积暖色或大面积暖色衬托小面积冷色;

(3)灰艳衬托:大面积灰色衬托小面积艳色;

(4)繁简对比:满地碎花杂色衬托大块整体色块,或满地整块简单的色彩衬托一簇碎小花朵。

以上四种即以大面积调和去衬托小面积对比,以大面积灰色去衬托小面积艳色,以大面积静去衬托小面积动,这是设计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作业:

色彩构图:

(1)同类色明度对比(呼应,高中调)

(2)邻近色明度对比(主从,高长调)

(3)对比色色相对比(点缀,中长调)

(4)互衬色纯度对比(衬托,低长调)

构成4 幅色调图画。

第四节 色彩的构思与启示

装饰色彩的构思通常离不开启示,配色的灵感火花常常是由启示来点燃。启示带来了创作欲的冲动。何谓启示呢?从心理学角度讲,启示就是从其他事物中发觉了解答问题的途径。这种启示之所以能起作用,主要是因为事物的原型与所要创作的东西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点,通过联想,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任何事物都可能对你的创作有启示作用。自然现象、文学描述、示范、讨论等,都可能作为启示的来源。传说中国古代伟大的工程师、能工巧匠鲁班是因丝茅草割破手而受到启示,从而发明了锯子;瓦特从水壶蒸汽能顶开水壶盖的现象而受到启示、从而发明了蒸气机;现代火箭是受中国古代火箭(烟火)的启示;潜艇是受鱼的启示;唐代大草书家怀素得到公孙大娘舞剑的启示,自成一体。朱熹说过:“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而学者用功之深,穷理知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1.来自自然色彩的启示 赤、橙、黄、绿、青、蓝、紫。从江河湖海到田原山川;从晨午暮夜到春夏秋冬;从风云雨雪到冰雾露霜;从花草树木到瓜果薯粮;从飞禽走兽到鱼贝昆虫;从宏观宇宙到微观世界……浩瀚的大自然五光十色,变幻无穷,向人们展示着她那迷人的景色。她毫不吝啬,任人们去享受、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能引起人们的美好情感,而突如其来的风雪变幻也能给人们带来感情的波动。历来许多色彩艺术家们长期致力于大自然色彩的研究,探索着自然色彩美的规律。现代实用美术家正在进一步面向大自然,深入大自然,从大自然色彩中捕捉艺术灵感,吸收艺术营养,开拓新的色彩思路。

近几年来,大自然色调已经成为国际流行色的主要倾向。《国际色彩权威》1981年发布热带丛林色、冰淇淋果子汁的混合色、沙漠草原色、海洋湖泊色、贝壳色、大理石色、泉水色、古铜色、漂流木头色、雷电闪光等流行色调。1982年预报该年的春夏季的流行色是“野生花卉和芳草色彩产生的灵感,使织物染上大自然的色调”,发布了指顶花色、羊齿草色、毋忘我花色、忍冬草色、暖房色、花束色等流行色。该杂志又提出, 1983年夏季将流行浅淡的珍珠色、陶器色、水果糖色等。1983年至1984年的冬季将流行黎明色、中午色、黄昏色、夜晚色。这些带有自然色调倾向性的流行色命名并非完全出于商业宣传的目的,而是要从大自然色彩中去吸取色彩灵感,设计新的流行色,适应当代人追求新颖时髦的心理要求。

从大自然色彩中获得灵感来进行图案配色,可别开生面地取得意想不到的新鲜效果,可以有效地帮助设计者打开新的思路,摆脱习惯性的配色方法,提高配色技巧。比如,我国丝绸图案设计人员模仿蝴蝶色彩、青铜器色彩、敦煌壁画色彩以及我国民族民间艺术色彩的配色,曾受到过消费者的欢迎。

大自然的色彩是否能直接用于实用配色呢?不能。因为实用色彩必须受产品工艺生产条件和装饰功能的制约,复杂的自然色调必须经过分解、概括和提炼。流行色彩和丝绸配色只是取其总的色彩气氛的印象。如《国际纺织》发布的1983年夏季欧洲妇女时装流行色中,浅淡的珍珠色调是由浅柠檬黄、粉红、丁香紫、杏黄、东方蓝和绿色组成的;陶瓷色调是由蓝绿、赭、棕、红色和略暗的橙色组成的;水果糖色调是由粉红、柠檬黄、茴香籽绿和淡蓝色组成的;深夏季色调是由黑、海军蓝、深棕色和深绿色组成。该杂志发布的83/84年冬季流行色中的黎明色调是由含灰的蓝绿、粉红和灰色组成;中午色调是由高纯度的灰色、旗绿、桔红和粉红组成;黄昏色调是由柔美的黑色和紫色、棕色、午夜色和瓶绿组成。各种颜色都来自自然色彩,而同时又是从自然色彩中分解提炼出来的。

自然色彩怎样进行分解和提炼呢?一种是用目测方法,先分析出自然景物色彩总的倾向,然后再把它归纳为最主要的几个色,同时测出各个颜色所占据的比例和位置。第二种是先借助于摄影技术,把自然景物拍成彩色照片,然后使用透明的细密方格坐标纸蒙在彩色照片上,用目测归纳提炼成几个主要的颜色。根据各种颜色所占据方格的目数分别算出分量,同时标出各色位置之间的组合关系,绘制成归纳色的比例和组合关系的色标。此外,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已被应用于色彩分析,彩色图片经过电子计算机分析综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图片上的色彩按设计者的要求归纳为若干个色标,同时非常精确地显示出各色所占据比例的组合位置。“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无穷无尽的大自然色彩能够启示色彩设计新的灵感,而新的色彩灵感又必将配出更新更美的图案来。

2.来自传统艺术的色彩启示 我国的装饰色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从中国绘画到中国工艺美术;从淳朴的民间图案到豪华的皇宫装饰;从古典园林建筑到举世闻名的中国石窟壁画艺术;从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到现代的景德镇、醴陵、唐山、淄博等瓷器;从漆器装饰到织锦图案;从杨柳青年画到无锡泥人;从少数民族服装到戏剧服装色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中有许多色彩装饰作品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最好范本。同样,在我国的绘画艺术和装饰艺术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从水彩画到油画;从古典派到印象派的色彩;从罗可可艺术到现代派色彩;从蒙得里安的冷抽象到康定斯基的热抽象;从东方艺术到西方艺术……只要我们认真地去研究它们的配色规律,必将丰富我们的配色方法和手段。

我们可以模仿传统艺术中色彩气氛和配色效果,也可以有选择地作局部分解、提炼,分析其套色、比例、位置,借鉴其方法进行配色。

3.来自音乐、文学等姊妹艺术的启示 音乐与色彩是相通的。人们常常形容优美的音乐具有色彩感,悦目的色彩具有音乐的节律感。历史上有许多色彩学家企图从音乐原理中去探索配色美的规律(在本书第六章中详述)。音乐的感受何以能转化为配色的启示呢?这应该说是由“通感”至“统觉”的心理活动所引起的。我国《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其衷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噍以缓;其喜心感者,其色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古希腊人还认为七种乐调具有七种情绪的色彩。总之,不同的音调以及不同的乐曲,表现的感情是不同的。由于听觉得来的印象往往可以和视觉得来的印象相通,因此,不同的音乐可以翻译成明亮、暗淡、艳丽等不同的色彩。如柔和优美的抒情曲调可使人联想到某种柔美的中淡色调;节奏轻快的轻音乐可以联想到某种明艳色调。作为色彩的构思训练,可以通过收听不同乐曲,然后用抽象的几何形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关于这方面在第六章里详述。)

来自文学言词启示的构思大都必须通过联想。文学言词本身虽不具备色彩可视形象,然而它能使人们产生联想和想象,唤起色彩的美感。中国诗词中关于色彩的描写十分丰富,如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毛主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还有“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绿杨烟里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脱尽渚莲愁。”“轻寒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丹霞蔽日,彩虹重天。”“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此外,还有许多描写色彩情感的词汇,如朴素、艳丽、华丽、沉静、热烈、冷、暖、明快、暧昧等。由文学表达的色彩意境和情调同样可以选择一些文学言词作色彩命题构思,以提高配色构思的能力。

作业:

(1)用目测归纳法,以一幅敦煌壁画彩照,一幅风景彩照,一幅花卉彩照,一幅古陶瓷彩照,分别取其色调,构成四幅图案。

(2)取四句有色彩印象的诗句,凭主观情感,构成四幅不同色调的图案。


第五章 色彩的功能

每种色彩都具有个性——性格,如同人一样。色彩不仅有个性,而且有性别、有味道、有温度、有软硬、有形状、有轻重、有大小、有胖瘦,还有季节、有年龄、职业、地区等象征意义。单色相有,多色相组合也有,这就是色彩的功能。有时单色相的功能易辨,双色相一加,立刻就改变了原来的功能。如红色味甜,绿色新鲜,红加绿即有辣味,红绿各少加白再加黄又有儿童感,再加白就有女性感;又如赭色成熟,如加黑即苍老;黄色有甜味,若加绿即变酸;蓝色有青春感,若加黑色即有死亡感;大片黑小片蓝则有恐怖感,再加一点黄又有夜间感。

第一节 单色功能

红色。在可见光谱中红色光波最长,处于可见光谱的极限附近,容易引起注意、兴奋、激动、紧张,但眼睛不适应红光刺激,不善于分辨红光波长的细微变化。同时,红光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红色光波最长,穿透力强,穿透空气时折射角度小,在空气中辐射的距离远,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深,给视觉以迫近感和扩张感,被称为前进色。

在自然界中,不少芳香艳丽的鲜花,丰硕甘甜的果实和不少新鲜美味的肉类食品,都呈现红色,因此给人留下了艳丽、芬芳、青春、富有生命力、充实、饱满、鲜甜、甘美、成熟、富有营养之感,能引起食欲。

红色英文是red,另一含意为紧张的、赤热的、流血的、暴力的、火烧的、喜庆的等。

红光能导热,给人以温暖,称为暖色。紫红色脸膛有健康、青春感,所以又有男性、主动、刚强、进激、方形和重量感。

在社会生活中,因红色对神经有强刺激作用,不少民族把红色作为欢乐、喜庆、胜利的装饰色,习惯用红色作为兴奋与欢乐的象征。由于红色的注目性与喜庆感,使用它在标志、旗帜、宣传等用色中占了首位,成了最有力的宣传色。

红色常伴随着火灾、战争、事故、流血、受伤、恐怖和死亡,又有痛苦、愤怒、紧张感。因此被看作是危险、灾害、爆炸、愤怒、恐怖的象征。它使人易注目、易警觉,常用于信号色。

炉火、钢水、旭日都呈现红色,又常被社会主义国家视为劳动、斗争、前进、理想、革命、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奋斗、成功、胜利、忠诚、缅怀先烈的象征色。

人们做过这样的试验:

(1)把一杯红西瓜水和一杯黄西瓜水拿来品尝,虽含糖量是相等的,但总感到红西瓜水要比黄西瓜水甜些,而黄西瓜水似有些酸味。

(2)把人带到一个红色房间里,他心脏跳动加快,血压升高,皮肤出汗,感到室温升高。如果把他带到一个蓝色房间里则立刻平静下来,同时又有冷的感觉。

(3)将一个已经平静下来的精神病人带到一个涂满大红色的房间里,立即会使他病情复发,狂暴起来。

黄色。在可见光谱中,黄色波长适中,与红色相比,眼睛易接受些。黄色光能照明,早晚的阳光、灯光、火光都趋于黄色。黄色光的明度亮、光感强,有光明、辉煌、灿烂、轻快、柔和、纯净、充满希望的感觉。

在自然界的许多花卉中,比如腊梅、迎春、黄玫瑰、黄水仙、黄郁金香、秋菊、黄杜鹃、油菜花、向日葵等都呈现出美丽鲜艳的黄色,所以它也是芳香色。

秋收的五谷、水果、点心、香脆食品、蛋糕等都能给人以丰硕、甜酸、甘美、香酥等感觉;未熟透的水果和柠檬呈现黄色,又有酸感,能引起食欲。

封建社会,黄色被帝王、宗教所采用,如黄袍、黄金首饰、黄瓦只允许皇帝专用,故又有崇高、高贵、权力、威严、智慧、神秘、华贵、慈善等象征意义。

黄色英语为yellow,它的另一含意是胆小的、卑鄙的。叛徒犹大着黄衣。

黄色光波不易分辨,又有轻薄、软弱等特点。黄色物体在灯光下失色,故有“灯下黄白不分”之说。植物呈现黄色时临近衰败,人呈现黄色谓之病态。天空黄昏预示着风暴,黑暗、灾害将来临,因而黄色有时被看作为是酸涩、颓废、病态和反常的象征。

一般称不健康的小说为黄色小说,不健康的电影为黄色电影,不健康的歌曲为黄色歌曲等。

但是黄土、土豆、山药、芋头又给人以朴实、浑厚、实惠、不娇柔做作等印象。

橙色。在可见光谱中,橙色光波居红、黄之间,色性也在二者之间,既温暖又光明。它的冷暖感属心理色性。火、钢水、岩浆不是红色而是橙色,所以橙色较红色更暖,是色轮中最暖的色。它明亮、华丽、健康、向上、兴奋、温暖、愉快、芳香、辉煌,最易动人。

橙色是橙子的色彩,成熟的橘、柑、抽、玉米、金瓜、南瓜、木瓜、菠萝、柿子、杏子等也都是橙色,给人以香甜感,使人感觉充实、成熟、愉快和富有营养,能引起食欲。

橙色也曾被帝王和宗教所垄断过,给人以庄严、富丽、华贵、神秘、不可侵犯的感觉。

橙色在空气中的穿透力仅次于红色,因色阶较红色更亮,注目性高于红色,所以也被用为信号色、标志色和宣传色,同样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感。

以上红、橙、黄三色都是暖色、注目色、芳香色、宣传色,能引起食欲,又是迫近色、扩张色。

绿色。太阳光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光源,它投射到地球上的光线中绿色光占50%以上。人是适应环境能力最强的动物,人的眼睛最适应绿色光的刺激。绿色光在可见光谱中波长居中,人眼对绿色光波的微差分辨能力最强,对绿色的反映最平静,绿光在各高纯度的色光中,是使眼睛最能得到休息的色光。

在自然界中,绿色是植物色,又称生命色,因为有了植物,一切生物都可生存。因而它又是农业、林业、牧业的象征色。
绿色英语是green,它的另一含意为青春的、旺盛的、未成熟的、没有经验的。

绿色的生命和其他生命一样具有生命的过程,从诞生、发育、成长、成熟、衰老到死亡,每个阶段都呈现不同的绿色。因此,黄绿、嫩绿、淡绿、草绿等象征着春天、生命、青春、幼稚、成长、活泼、活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表现活力与希望的色彩。艳绿、盛绿、浓绿,象征盛夏、成熟、健康、兴旺、发达、富有生命力。而灰绿、土绿、茶褐色意味着秋季、收获和衰老。

绿色蔬菜可以食用,但要鲜嫩,如果呈现出腐烂和过老的绿色,人们会抛弃。绿色的植物可以给人以休息的感觉,还可以给人以清新空气的感觉,益于镇定、疗养、休息与健康。所以绿色是旅游业的象征色,在各色相中绿色处于中庸、平静的地位,又象征生命与希望、人们又把它看成和平事业的象征色和邮电事业的象征色。

①绿色又是一种很好的保护色,许多国家用它来做军装的服色,当年首先是布尔人利用绿色装备的掩护打败了穿红色军装的英国军队,后来引起重视,被国际上通用为军装和军事武器及军用物品的颜色。

蓝色。在可见光谱中,蓝色的光波短于绿色,比紫略长些。它在穿透空气时形成的折射角度大,辐射的直线距离短。每天早晨与傍晚,太阳光线穿越比中午厚三倍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其中蓝紫色早已被折射在大气之中,达到地面的大都是红、黄、橙、绿光。所以早晚的太阳我们看上去是橙红色的,高天、远山等则是蓝色的(空气中折射着大量蓝色光)。它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最浅。红橙色被看作是迫近色,而蓝色则是远逝色。

蓝色很容易被人联想到天空、海洋、湖泊、远山、冰雪、严寒,让人感到有崇高、深远、纯净、透明、无边无涯、冷漠、流动、轻快、洁静、缺少生命的感觉。当橙色被视为是心理学暖极色时,天蓝色则是冷极色。

蓝色的所在往往是人类所知甚少的地方,如宇宙、深海。古代人认为那是天神和龙宫所在,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现代人把它看作是科学探索的领域,因此蓝色就成为现代科学的象征色。它容易给人以冷静、沉思、智慧和征服自然的力量。
蓝色英语为blue,它的另一含意是女学者。

青年人处在成长之中,热情、单纯、朝气蓬勃,对前程充满希望,对人生富于幻想,人们习惯地用纯洁美丽的蓝色比喻青年人,可谓青色的年华。

在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各省及东南亚各国,在安葬和哀悼死人时,习惯用群青蓝色,那里的人对蓝色往往有一种死亡、悲痛、悲伤、感情被压抑的联想。蓝色在英语中还有一种含意是忧伤的、沮丧的、下流的、淫猥的。

在商业美术中,蓝与白不能引起食欲,却能表示冷静、镇静、寒冷,故成为冷冻食品的标志色,也作为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包装装潢色。它在食品包装中只可做食欲色的陪衬色。

紫色。在可见光谱中,紫色光的波长最短,波长再短就是看不见的紫外线了。因此,眼睛对紫色光的细微变化分辨力弱,易感到疲劳。

紫色光不导热,不照明,眼睛对紫色光的知觉度最低,纯度最高的紫色同时是明度最低的色。

紫色的英语为purple,它的另一种含意为帝位、华而不实、亵渎的。

无论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紫色都是较稀少的。在封建社会高官才穿紫袍,贵妇才穿紫服。紫花少,紫果也少,紫花显得特别娇艳。紫色颜料稳定性不高,纯度也低,因此紫色给人以高贵、优越、奢华、幽雅、流动、不安等感觉。又有人把紫色称为寡妇色,其原因是它带有一种怀情不遇和被爱情抛弃的伤感。

灰暗的紫色则是伤痛、疾病以及尸斑的色,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忧郁、痛苦和不安。不少民族把它看作是消极的不祥之色。
浅灰紫色是鱼胆色,会使人联想到苦涩和***,因此紫蓝色易表现苦涩、有毒和恐怖。

但明亮的紫色像天上的霞光,原野上的鲜花,情人的眼睛,动人的心神,使人感到美好,又使人兴奋不定,可用来象征男女之间的爱情。若在某些地方乱用紫色,也会使人留下低级、淫秽和丑恶的印象。所以紫色的应用原则是:少而贵、多而贱。

《论语》中孔子曰:“恶紫之夺朱也”。其意有二,一是说紫色要慎用,少用贵而艳丽,多用则庸俗不堪;其二是说红紫为间色,紫红相间就弱化了红色色相对比程度,削弱了红色之感召力。这说明在公元前500多年我国就有了对色彩对比应用的论述。

土色。土色是指土红、土黄、土绿、赭石、熟褐、生赭等,是在可见光谱上见不到的复色。它们是土地的色彩,深厚、博大、稳定、沉着、保守、寂寞。它们又是动物皮毛的颜色,厚实、温暖、防寒,也是一种环境的保护色。它们还是劳动者和运动员健康的肤色,不怕烈日苦寒,风吹雨淋,刚劲、健美、朴实、敦厚。它们也是很多植物果实与块茎的色彩,充实、饱满、肥美,给人以朴素、实惠和不哗众取宠之感。它们还是岩石、矿物以及持久性颜料的色,坚实、牢固、持之以恒。

白色。白色是由全部可见光混合而成,称为全色光,是阳光之色,是光明的象征色。

白色明亮、干净、卫生、畅快、朴素、雅洁、直率、坦荡、明洁、圣洁、一尘不染。

物体之所以呈现白色,因为它的反射率高,又反射全色光。夏天穿的白色衣服可以反光,因而不导热,显得凉快;白色又是冰雪、云彩的颜色,能使人感到寒凉、轻盈、单薄、爽快。

糖、盐、白醋都是白色,许多化学药品也都是白色。白色没有味感,但在应用食欲色时仍少不了它,因为它能衬托其他色,使得其他色个性更强。白色洁净,一尘不染,所以又是医疗卫生的象征色。

在我国,白色是一切丧事的色,穿白衣、戴白花,缅怀、哀悼亡灵。有时白色能使人联想起痛苦的哀伤,是不祥的象征。
在西方,结婚的女礼服是白色的,它象征爱情的纯洁和坚贞。

就色彩的应用而言,白色的性格最为谦逊。它若作衬色可使其他色显得格外纯净、美丽、个性强烈。衬红色,红色显得更鲜艳;衬绿色绿色显得更可爱;衬灰色,灰色显得更高雅;衬黄色,黄色显得更娇嫩;衬复色,复色显得更成熟,沉着;衬黑色,黑色显得更醒目。白色唯独不显示自己,可谓品格高尚。如果用它来混合其他色彩,可使其提高明度,降低纯度,削弱其对比,增强其调和。比如,一组或几组补色关系的色或对比色放在一起很难相处,十分吵闹,若加入白色混合其中,使他们显得既对比而又调和,也显得明朗、艳丽、洁净、欢快、热烈且舒适。所以,白色是不可丢失的重要色彩。

黑色。从理论上讲,黑色无光,是无光之色。在生活中,只要光照弱或反光弱的物体,都呈现黑色。

无光对人的心理影响有两大类:一是消极,令人想起漆黑的地方、阴森、恐怖、烦恼、忧伤、消极、沉重、悲痛、迷惑、沉闷,甚至死亡。二是积极,黑色使人休息、安静、深思、坚持、准备、考验、严肃、庄重、坚毅。它同时有重量、神秘、庄严、不可征服之感。

有些民族,如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尚黑色,这是因为黑色博大、神秘、威严、庄重、稳定、严肃,有不可征服和无坚不摧之感。

黑色又有捉摸不定、阴谋、耐脏之感。黑色不能引起食欲。但就黑色本身来讲,作为颜料的使用它也有两个特点:

首先,用它去衬亮色,亮色显得更亮;用它去衬暗色,暗色显得更有层次;用它去衬艳色,艳色显得纯度更高;用它去衬复色,复色显得更沉着、成熟。但它自己仍默默无闻。别人只能夸被它所衬的色如何美,从不会提及它有何等妙用。同时,如果单用,即显得大方、高雅。如黑色卧车是同等卧车档次感觉最高的,黑色皮鞋最大方,黑色皮包最雅致等。但在与其他色彩并置使用时且忌太频,要慎重使用,用多了会使很高档的设计显得低劣。其次,如果与其他色混合使用,会使其降低纯度、明度,显得沉着、成熟、稳重,但也要适可而止。

灰色。灰色原意是灰尘之色,从光学上看,它居黑、白之间,属中明度无彩色或低彩色系。从生理上看,它对眼睛刺激适中,既不眩目,也不深沉,属于视觉不易疲劳之色。因此,视觉以及心理对它反映平淡、乏味、休息、抑制、枯燥、单调,没有兴趣,甚至沉闷、寂寞、颓丧。在生活中,灰色与含灰色量大的物体其鲜艳度低,因而最不引人注目。许多美好而鲜艳的色彩蒙上了灰,显得脏、旧、不卫生、衰败、枯萎、不动人,表现出灰色的消极面。所以人们常用灰色比喻丧失斗志、失去进取心、意志不坚、颓废不前。但灰色是最复杂的色、高级毛料、高级汽车、精密仪器都用灰色作单色装饰,所以漂亮的灰色作单色使用是很高雅的,但只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人才欣赏。因此,灰色有时给人以高雅、精致、含蓄、耐人寻味的印象。

光泽色。是指质地坚实,表层平滑,反光能力很强的物体色。主要指金、银、铜、铬、铝、塑料、有机玻璃及彩色玻璃等材料的色泽。这些色较颜料来看明度与纯度高低差别大,最深色比颜料要深,最浅色比颜料亮,尤其金银给人以辉煌、高贵、华丽、活跃的印象,色彩一经与它们并置,立刻显得富丽堂皇,而塑料、有机玻璃、碘化铝等色泽给人以科学发达的时代感。
荧光色。只有浅色,而无深色,如:柠黄、淡黄、中黄、朱红、橘红、橘黄、淡绿等。若以深色相衬,更显得耀眼夺目;如果与其他颜料混合,则立刻不显荧光。这些色在设计中不易多用,用多了显得低劣不堪。而且它们的覆盖力不强,只能在白底上用,而用深色作并置衬托,方显得有荧光感。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室内设计师必读之经典理论教程之六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 www.dgedu.com.cn 东莞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东莞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