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国-东莞·教育导航
  主页 | 教育资讯 | 推荐课程 | 公开课 | 考试 | 资格认证 | 外语 | 硕士考研 | 自考成考 | IT培训 | 金融财会 | 名校 | 学习资料
  导航:首页 - 2007《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测试试卷 7

2007《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测试试卷 7
作者:城市学习网 来源:xue.net 更新日期:2008-2-26 阅读次数: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下表回答116~120题。
2001年、2002年全国高等学校各学科学生数(单位:千人)
 
2001年
2002年
毕业生
在校生
毕业生
在校生
哲学
0.9
5.4
1.0
6.6
经济学
57.3
359.9
65.9
466.4
法学
61.5
387.9
80.0
474.8
教育学
52.6
374.5
79.8
470.3
文学
157.8
1059.3
198.5
1368.3
历史学
10.2
53.4
11.7
55.6
理学
115.8
716.3
131.5
852.2
工学
349.1
2491.2
459.8
3085.0
农学
28.5
186.0
36.3
216.0
医学
62.6
529.4
79.5
656.6
管理学
139.9
1027.5
193.2
1381.7
合计
1036.2
7190.8
1337.2
9033.5
 
116.2002年的在校生中,工学学生所占的比例约是(    )。
A.15%               B.20%                C.34%                D.40%
 
117.2002年与2001年相比,毕业生增长率最大的学科是(    )。
A.教育学            B.经济学             C.管理学             D.医学
 
118.2002年与2001年相比,在校生增长率超过20%的学科有(    )。
A.3个               B.8个               C.10个               D.11个
 
119.如果数据中的在校生不包括毕业生,那么2002年高校共约招了(    )。
A.50万人            B.184万人            C.318万人           D.472万人
 
120.2002年,非新生的在校生占在校生比例最大的学科是(    )。
A.哲学               B.历史学             C.法学              D.经济学
 
二、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21~125题。
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步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而京津冀在环渤海经济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散乱,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且薄弱,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分别超过或接近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3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比北京市低近一半;从市场开放度看,京津两市由于享受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开放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较早,在引进资金、扩大出口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开放步伐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
 
2003年京津冀的经济实力比较
地区
人均GDP(元)
经济增
长率(%)
城镇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
三个产业结构比
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率(%)
进出口增
长率(%)
北京市
36613
10.5
13883
2.60∶36.0∶61.4
18.9
30.4
天津市
28574
14.5
10313
3.70∶50.8∶45.5
20.9
28.7
河北省
10513
11.6
7239
15.0∶51.5∶33.5
22.9
34.7
 
121.从上述材料中无法得知的是(    )。
A.京津冀的产业联系不紧密                 B.京津冀的城市布局不合理
C.京津冀的重复建设严重                   D.京津冀的经济水平落差大
 
122.京津冀三个地区中,2003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          B.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
C.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                 D.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
 
123.如果天津市200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为5000万元,且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2003年保持同比增长,则天津市在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    )。
A.6200万元        B.6800万元           C.7300万元            D.7900万元
 
124.就河北省而言,要想加快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河北省单方面无法做到的是(    )。
A.尽快提高经济实力                      B.合理形成各区域的职能分工
C.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                    D.尽快发展壮大民间投资
 
125.北京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
A.15%             B.22%                C.64%                  D.102%
 
三、根据下列表格回答126~130题。
1993-2003年某国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993
108.7
108.7
102.0
115.8
104.9
106.8
1994
98.4
98.4
98.2
97.5
100.4
96.9
1995
107.6
107.6
97.8
113.3
109.5
106.2
1996
111.7
111.7
104.1
115.0
113.7
110.2
1997
107.6
107.6
106.1
108.2
107.8
106.1
1998
107.8
107.8
98.5
113.6
105.9
106.5
1999
105.2
105.2
107.0
101.9
110.4
103.9
2000
109.3
119.1
111.5
105.6
113.0
107.5
2001
111.1
110.9
108.3
110.4
115.2
109.3
2002
115.3
115.2
112.9
114.5
119.4
113.7
2003
113.2
113.5
101.8
118.6
118.3
111.9
说明:本题中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当年的数值与上一年数值的比乘以100。举例来说,假设第一年的数值为m,第二年的数值为n,则第二年的指数为100×(n/m)。
 
126.假设199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00亿,那么199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
A.179.1亿           B.207.6亿        C.215.2亿           D.223.4亿
 
127.与上一年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
A.1994年             B.1996上           C.2002年             D.2003年
 
128.第三产业的指数超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份有(    )。
A.5个                B.7个              C.9个                D.11个
 
129.2003年与2001年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    )。
A.25.6%              B.27.2%           C.6.5%               D.24.3%
 
130.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    )。
A.199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B.1995年的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1994年高
C.1994年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D.1996年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四、根据下图回答131~135题。
2003年部分城市日照时数
 
131.北京的日照时数超过200小时的月份有(    )。
A.8个        B.9个              C.10个             D.11个
 
132.哈尔滨日照最多和最低月份的日照时数的比值最接近(    )。
A.2.5                B.3.0             C.3.2              D.3.8
 
133.在5月至7月的三个月中,日照时数之和最大的城市是(    )。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拉萨
 
134.上海日照时数相差最大的两个月是(    )。
A.1月和3月                              B.2月和5月
C.2月和7月                              D.10月和12月
 
135.针对上图日照数据,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拉萨日照最高月份的日照时数少于哈尔滨最高月份的日照时数
B.上海6月份的日照时数少于北京4月份的日照时数
C.上述四城市中,每月日照时数差别最小的是拉萨
D.10月份,各个城市的日照时数差别最小
 
全部测验到此结束!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下表回答116~120题。
2001年、2002年全国高等学校各学科学生数(单位:千人)
 
2001年
2002年
毕业生
在校生
毕业生
在校生
哲学
0.9
5.4
1.0
6.6
经济学
57.3
359.9
65.9
466.4
法学
61.5
387.9
80.0
474.8
教育学
52.6
374.5
79.8
470.3
文学
157.8
1059.3
198.5
1368.3
历史学
10.2
53.4
11.7
55.6
理学
115.8
716.3
131.5
852.2
工学
349.1
2491.2
459.8
3085.0
农学
28.5
186.0
36.3
216.0
医学
62.6
529.4
79.5
656.6
管理学
139.9
1027.5
193.2
1381.7
合计
1036.2
7190.8
1337.2
9033.5
 
116.2002年的在校生中,工学学生所占的比例约是(    )。
A.15%               B.20%                C.34%                D.40%
 
117.2002年与2001年相比,毕业生增长率最大的学科是(    )。
A.教育学            B.经济学             C.管理学             D.医学
 
118.2002年与2001年相比,在校生增长率超过20%的学科有(    )。
A.3个               B.8个               C.10个               D.11个
 
119.如果数据中的在校生不包括毕业生,那么2002年高校共约招了(    )。
A.50万人            B.184万人            C.318万人           D.472万人
 
120.2002年,非新生的在校生占在校生比例最大的学科是(    )。
A.哲学               B.历史学             C.法学              D.经济学
 
二、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21~125题。
环渤海经济区正逐步成为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第三极,而京津冀在环渤海经济区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分布比较散乱,彼此间的空间联系松散且薄弱,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2003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GDP分别超过或接近3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河北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23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6%,比北京市低近一半;从市场开放度看,京津两市由于享受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开放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较早,在引进资金、扩大出口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相比之下,河北省的开放步伐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
 
2003年京津冀的经济实力比较
地区
人均GDP(元)
经济增
长率(%)
城镇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
三个产业结构比
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率(%)
进出口增
长率(%)
北京市
36613
10.5
13883
2.60∶36.0∶61.4
18.9
30.4
天津市
28574
14.5
10313
3.70∶50.8∶45.5
20.9
28.7
河北省
10513
11.6
7239
15.0∶51.5∶33.5
22.9
34.7
 
121.从上述材料中无法得知的是(    )。
A.京津冀的产业联系不紧密                 B.京津冀的城市布局不合理
C.京津冀的重复建设严重                   D.京津冀的经济水平落差大
 
122.京津冀三个地区中,2003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          B.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
C.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                 D.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
 
123.如果天津市200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为5000万元,且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2003年保持同比增长,则天津市在200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    )。
A.6200万元        B.6800万元           C.7300万元            D.7900万元
 
124.就河北省而言,要想加快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河北省单方面无法做到的是(    )。
A.尽快提高经济实力                      B.合理形成各区域的职能分工
C.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                    D.尽快发展壮大民间投资
 
125.北京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
A.15%             B.22%                C.64%                  D.102%
 
三、根据下列表格回答126~130题。
1993-2003年某国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993
108.7
108.7
102.0
115.8
104.9
106.8
1994
98.4
98.4
98.2
97.5
100.4
96.9
1995
107.6
107.6
97.8
113.3
109.5
106.2
1996
111.7
111.7
104.1
115.0
113.7
110.2
1997
107.6
107.6
106.1
108.2
107.8
106.1
1998
107.8
107.8
98.5
113.6
105.9
106.5
1999
105.2
105.2
107.0
101.9
110.4
103.9
2000
109.3
119.1
111.5
105.6
113.0
107.5
2001
111.1
110.9
108.3
110.4
115.2
109.3
2002
115.3
115.2
112.9
114.5
119.4
113.7
2003
113.2
113.5
101.8
118.6
118.3
111.9
说明:本题中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当年的数值与上一年数值的比乘以100。举例来说,假设第一年的数值为m,第二年的数值为n,则第二年的指数为100×(n/m)。
 
126.假设199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00亿,那么199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
A.179.1亿           B.207.6亿        C.215.2亿           D.223.4亿
 
127.与上一年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
A.1994年             B.1996上           C.2002年             D.2003年
 
128.第三产业的指数超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份有(    )。
A.5个                B.7个              C.9个                D.11个
 
129.2003年与2001年相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    )。
A.25.6%              B.27.2%           C.6.5%               D.24.3%
 
130.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    )。
A.199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B.1995年的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1994年高
C.1994年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D.1996年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四、根据下图回答131~135题。
2003年部分城市日照时数
 
131.北京的日照时数超过200小时的月份有(    )。
A.8个        B.9个              C.10个             D.11个
 
132.哈尔滨日照最多和最低月份的日照时数的比值最接近(    )。
A.2.5                B.3.0             C.3.2              D.3.8
 
133.在5月至7月的三个月中,日照时数之和最大的城市是(    )。
A.北京                B.哈尔滨           C.上海              D.拉萨
 
134.上海日照时数相差最大的两个月是(    )。
A.1月和3月                              B.2月和5月
C.2月和7月                              D.10月和12月
 
135.针对上图日照数据,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拉萨日照最高月份的日照时数少于哈尔滨最高月份的日照时数
B.上海6月份的日照时数少于北京4月份的日照时数
C.上述四城市中,每月日照时数差别最小的是拉萨
D.10月份,各个城市的日照时数差别最小
 
全部测验到此结束!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2007《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测试试卷 7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 www.dgedu.com.cn 东莞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东莞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