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国-东莞·教育导航
  主页 | 教育资讯 | 推荐课程 | 公开课 | 考试 | 资格认证 | 外语 | 硕士考研 | 自考成考 | IT培训 | 金融财会 | 名校 | 学习资料
  导航:首页 - 现代物流初级理论复习参考

现代物流初级理论复习参考
作者:不详 来源:www.xue.net 更新日期:2008-5-12 阅读次数:
第一章
 1.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国外物流的发展状况:(1)初级阶段  (2)快速发展状况  (3)合理化阶段  (4)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阶段
 国内物流的发展状况:(1)计划经济下的物流  (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  (3)市场经济下的物流
 3.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1)电子物流的兴起  (2)物流企业将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  (3)物流服务的优质化和全球化  (4)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  (5)绿色物流的发展  (6)不断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改造物流装备和提高管理水平
 4.现代物流的基本构成: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5.现代物流分类:(一)按实用价值分类 (1)宏观物流 (2)微观物流
 (二)按作用分类 (1)供应物流 (2)销售物流 (3)生产物流 (4)逆向物流 a.回收物流 b.废弃物流
 6.系统的含义:(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
 (2)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3)系统具有一定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
 7.物流系统是由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并具有使物流总体合理化功能的综合体
 物流系统的特征:(1)物流系统是客观存在的,但一直不为人们所认识,从而未能能动地利用系统的优势
 (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时间跨度大。
 (3)物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动态性较强。
 (4)物流系统具有可分解性,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范畴,本身有可分解性,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5)物流系统的复杂性
 (6)物流系统要素具有“效益背反”的特点
 物流系统的目标:(1)服务目标 (2)快捷目标 (3)节约目标 (4)规模优化目标 (5)库存控制目标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1)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2)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 (3)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 (4)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
 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1)制订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2)常用的物流系统评价指标
 8.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物流标准化对物流成本,效益有重大决定作用
 9.物流标准化的内容:(1)物流标准化的基点 (2)物流系统各环节标准化的配合性 (3)物流与环境的关系
 10.供应链就是通过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这样一些活动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ina management:scm)即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等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
 11.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1)供应链上的每个供应商以最低的成本和费用持续可靠地满足其客户的需要
 (2)供应链管理从一个全心的高度对物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的管理,其侧重点在于公司之间或公司内部之间的连接。因此,是一种对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组成的系统进行的管理。每个贸易伙伴都是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3)贸易伙伴之间的密切合作,共享信息,共担风险
 (4)应用现代科技作为管理手段
 12.供应链管理的要求:(1)在时间上重新规划企业的供应流程,以充分满足可客户的需要
 (2)在地理上重新规划企业的供销厂家分布,以充分满足客户需要,并降低经营成本
 (3)在生产上对所有供应厂家的制造资源进行统一集成和协调,使它们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
 13.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1)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
 (2)供应链管理是全过程的战略管理
 (3)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全心的库存观
 (4)供应链管理与最终客户为中心
 14.供应链管理的初级标准:
 (1)是否有一个强大的核心企业
 (2)是否有一群企业围绕着这个核心企业形成了链式连接的供应关系
 (3)这个供应关系应该是比较稳定和长期的
 15.现代供应链的核心:
 (1)业务运作上的高度集约化
 (2)高水平的信息沟通与高水平的信息共享
 (3)建立长期的精诚合作关系
 16.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所带来的生产管理平台的变化
 (2)供应链管理带来的企业管理结构的变化
 (3)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4)供应链管理的两种实现方法——快速反映和有效客户反应
 17.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优越性:
 (1)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采用crp系统,传统的订货由主动的适应市场变化的补货取代
 (2)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一体化的预测市场需要,可以大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3)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核心企业周边的具有强大能力的配送中心将逐步代替各企业分散的配送中心,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与效益
 (4)建立合理化的库存管理系统并运用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由生产企业管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库存,建立合理化的库存管理系统
 第二章
 1.仓库是指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
 仓库的分类:(一)按照所属主体分类 (1)自用仓库 (2)营业仓库 (3)公用仓库
 (二)按照仓库结构分类  按照仓库结构,仓库可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及建筑式样方面进行区分,一般有货棚、货场、库房
 (三)按储存商品的特性进行分类 (1)通用仓库 (2)专用仓库 (3)特种仓库
 2.储存设备:(一)储存设备选用时应考虑的因素 (1)物品的特性 (2)存取性 (3)入出库量 (4)搬运设备
 (二)装卸搬运设备 (1)手推车 (2)堆垛机 (3)输送机 (4)叉车 (5)升降机 (6)起重机、吊车 (7)滑梯
 (三)保管设备 (1)层架 (2)托盘货架 (3)阁楼式货架 (4)悬臂式货架 (5)移动式货架 (6)重力式货架 (7)驶入/驶出式货架 (8)旋转式货架 (9)占垫用品 (10)托盘 (11)仓储机械辅助用品
 (四)计量设备
 (五)安全与养护设备 (1)消防设备 (2)劳动保护用品 (3)物资养护设备
 (六)通风、照明、保暖设备
 (七)叉车
 3.物流仓库的布置:
 (1)仓库布置的定义
 (2)仓库布置的原则
 (3)通道布置
 4.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职能的流通型物流结点
 配送中心的种类:
 (1) 零售供货配送中心
 (2) 专业配送中心
 (3) 共同配送中心
 (4) 区域性配送中心
 (5) 储存性配送中心
 (6) 中转型配送中心(货物集散中心)
 (7) 加工性配送中心
 5.配送中心的功能:
 (1)集货功能
 (2)储存功能
 (3)拣选功能
 (4)流通加工功能
 (5)分拣功能
 (6)配送功能
 (7)信息处理功能
 6.配送中心物流流程(p91)
 7.配送中心构成
 (1)接货区
 (2)储存区
 (3)拣货、配货区
 (4)理货分拣区
 (5)发货待运区
 (6)流通加工区
 (7)管理指挥区
 8.进货作业:是实现商品配送的前置工作
 搬运作业:是指在同一场所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储存作业:
 订货作业:
 拣货作业:是配送中心根据客户提出的订货单所规定的商品品名、数量和储存舱位地址,将商品从货垛或货架上取出,搬运到理货场所
 出货作业:将拣取分类好的货品作好出货检查,装入妥当的容器,做好标记,根据车辆调度安排的趟次等,将物品搬运到出货待运区,最后装车配送
 输配送作业:是指将被订购的物品使用卡车从制造厂和生产地送到顾客手中的物流活动
 退调作业:
 9.仓储合同又称仓储保管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由仓库营业人为存货人保管储存的货物,存货人为此支付报酬的合同
 10.仓库经营人的主要业务:(1)填法仓单的业务 (2)验收的义务 (3)妥善保管存货方的货物的义务 (4)危险通知的义务 (5)负责发运的义务 (6)反还保管物品的义务 (7)其它义务

[本文共有 5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现代物流初级理论复习参考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 www.dgedu.com.cn 东莞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东莞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