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C缺陷数控制图 D.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143. “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结论是( D )经济学家帕累托在分析社会财富状况时提出的。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意大利
144. 排列图的作用之一是识别( D )的机会。
A质量管理 B.质量进步 C质量控制 D.质量改进
145. 散布图可以用来发现、显示和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并确认其预期关系,常在( D )活动中得到应用。
A.质量管理 B.质量控制 C.质量认证 D.质量改进
146. 在我国现阶段,( A )在宏观质量管理上起主导作用。
A.政府 B.生产企业 C.经销商 D.顾客
147. 世界经济的增长已经由数量型增长转变为( A )型增长。
A.质量 B.数量 C.产量 D.效益
148. 现在我国经济正由粗放型向( B )型转变。
A密集 B.集约 C.集中 D.豪放
149. 质量管理体制是实现宏观质量管理目标的( A )保证。
A组织 B.纪律 C.主观 D.客观
150. 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 C )。
A.目的 D.有效保证 C.关键 D.根本
151. 我国一些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许多比较成熟的质量管理经验,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体制提供了基础。习惯上,把这一基础笼统地称为“( C )”。
A全面质量管理 B.经验管理 C.传统管理 D.统计管理
152. 质量工作必须纳人法制轨道,使得质量工作( A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走向正轨 D.规范化
153. 质量监督是对产品质量进行( C )管理的重要手段。
A.外部 ‘ B.内部 C.宏观 D.微观
154. ( C )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主要依据。
A.检验规范 B.工艺文件 C.产品技术标准 D.销售、贮运办法
155. 国家、地方各级技术监督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体现( A )行政监督体制。
A集中型 B.分散型 C.民主型 D.法制型
156. 定期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属于( C )。
A.评价型质量监督 B.仲裁型质量监督 C.抽查型质量监督 D.日常型质量监督
157. 有关产品质量的基本法律是(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158. 有关产品质量的综合型法律和法规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159. 有关产品质量的专门性法律和法规是( B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