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国-东莞·教育导航
  主页 | 教育资讯 | 推荐课程 | 公开课 | 考试 | 资格认证 | 外语 | 硕士考研 | 自考成考 | IT培训 | 金融财会 | 名校 | 学习资料
  导航:首页 - 马哲唯物论知识点记忆篇

马哲唯物论知识点记忆篇
作者:城市学习网 来源:www.xue.net 更新日期:2008-5-7 阅读次数:

1、哲学的科学内涵。

(1)(理论性质)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但是不能说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是自发的形式,哲学是自觉地理论形态)

(2) (对象)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马哲是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3) (功能)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 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2、哲学基本问题。(选择重点)

a、定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提出(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c、内容(第一性,同一性);d、每方面内容的作用;e、每方面内容的地位。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 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三种唯物论各自的观点、特点、局限性)(古代近代唯物论的共同局限性)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

(特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相结合。)(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气、五行。)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质和抽象性质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懂辩证法)、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的,半截子唯物论)。(唯物史观是马哲最伟大的贡献,首创。)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补充--主观唯心论:1、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康德;2、物是感觉的集合;3、存在就是被感知;2、3-贝克莱;4、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尼采;5、我思故我在-笛卡尔;6、万物皆备于我;7、心外无物;6、7-王阳明。客观唯心论:1、黑格尔-绝对精神、绝对观念;2、柏拉图-理念世界;3、中国古代-理学、道;4、宗教-上帝、天命。)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

(1) (对象、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 (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 (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 (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的哲学。(实践性和阶级性是最显著的特点。)

(5) (贡献)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最伟大发现。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最显著的特点、哲学内容的特点

(1)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和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的、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①从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②从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它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②它是具有彻底批判精神的理论。包括对自己的学说也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高度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 又是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②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 主要表现在: 公开申明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名称、特点、分派、典型代表、马哲与西哲的区别

(1)现代西方哲学有两大流派,即科学主义哲学(波普)和人本主义哲学。科学主义哲学的特点是只强调理性因素,认为哲学必须以现代科学为依据。由于科学主义哲学只强调理性因素,故又称其为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哲学主要包括:结构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实证主义)、语言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等。人本主义哲学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主张哲学要以人为中心。由于人本主义哲学强调非理性因素,故又称其为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哲学主要包括: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精神分析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老年/青年马克思)。

(2)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主义和科学精神、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区分开来。它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反对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的同时,注意到它们中的某些合理的有启发性的东西,力求在当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达到更完美的统一。

7、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理论意义: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 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

8、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9、物质运动与空间、时间的关系。

时空相对性、可变性;时空的无限性、有限性;

(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3)时间、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有限即趋向无限。

无限--无限大(宏观世界),无限小(微观世界),在有限之内,是对有限的超越;

(4)如果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认为空间、时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会犯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相反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的流逝或主观自生的,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10.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选择重点)主体、客体、手段。

(1)实践的主体是具有实践能力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人可以是主体 也可以是客体);实践的客体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进入人活动范围的客观);

(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 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4)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的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即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11、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选择重点)

(1)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 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点是:①客观物质性(实践三要素客观);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④直接现实性(最重要)。

(2)实践有三大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2、自在世界(自在之物)与人类世界的关系(为我之物)。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是人分的。

(1)自在世界(第一自然)又称天然的自然界。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即先在世界和人类产生后人的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第二自然、为我之物)又称属人世界,是指人改造过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活动的客观的自然前提,不是与人类无关的世界。

(2)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对立统一关系, 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3)人类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成为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

(4)在理解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问题上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人在强大的自在世界面前无所作为;二是过度的人化自然,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造成生态失衡。这两种错误都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13、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物质自身中产生出有意识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应特性--列宁” 。意识产生大体经历三个决定性环节:①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②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到动物感觉心理;③由动物心理飞跃到人类意识。

(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14、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8、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2)意识能动作用表现为: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④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是:①要遵循客观规律;②要通过实践活动;③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手段、物质条件。(4) 在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上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 ①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②旧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③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

1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归根到底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在先,意识在后。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积极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16、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不包括在哲学体系中,邪教,注意排除干扰项)

庸俗唯物主义抹煞意识和物质的区别,把意识也看作物质,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人脑分泌思想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相关课程:
电子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
深圳2008年考研数学辅导班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招生简章
深圳华杰MBA培训模考冲刺班招生
深圳华柏MBA2008年考研辅导课程
2008深圳MBA考前辅导班-华杰培训
北大香港科大公共管理硕士MPA深圳考前辅导班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马哲唯物论知识点记忆篇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 www.dgedu.com.cn 东莞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东莞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