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国-东莞·教育导航
  主页 | 教育资讯 | 推荐课程 | 公开课 | 考试 | 资格认证 | 外语 | 硕士考研 | 自考成考 | IT培训 | 金融财会 | 名校 | 学习资料
  导航:首页 - 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论篇

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论篇
作者:城市学习网 来源:www.xue.net 更新日期:2008-5-7 阅读次数:

4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

A.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C.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 【ABC】(2008年多选题第30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既能发扬民主,又能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4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

A.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

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

C.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D.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ACD】(2006年多选题第30题)。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消灭了对抗性的阶级矛盾,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各阶级根本利益的一致;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不同社会集团之间还存在非对抗性矛盾,多党合作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

4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集中领导下,遵循宪法规定,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享受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综合民族和地区为一体的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实行国家统一领导,核心问题是保障自治机关的自治权问题。

43.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它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在农村,村民委员会的建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成果,其基本内容就是实行村民自治。在城市,主要实行以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为基本内容的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在企事业单位,主要实行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保证职工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

4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三大目标之一。现代化不是单纯的经济范畴,现代化目标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三大目标。没有政治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它本身具有紧迫性,又具有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或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要求: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45.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我国的政治体制,是指与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2)怎样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第二,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在和谐稳定的环境中有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3)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是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二是完善法律制度;三是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四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五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理念是

A. 依法执政B.科学执政C. 民主执政D.理性执政【C】(2008年单选题第13题)

46.尊重和保障人权

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跟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状况、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将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保障和发展人民的各项权利作为根本任务,并将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护人权,认为首要的人权是

A.参政权、议政权B.自由权、平等权

C.生存权、发展权D.选举权、被选举权 【C】

(2007年单选题第13题)。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克煦发展观,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7.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点有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B.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

C.对国家事物、经济文化和社会事物的管理工作要依法进行

D.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ACD】(2007年多选题第29题)。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党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B.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

D.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C】(2008年单选题第12题)。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A.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B.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C.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 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ABCD】(2005年多选题第26题)。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

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无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是社会主义文化都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必要思想文化条件,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A. 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B.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 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 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

E. 它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ABCDE】(2004年多选题第24题)。

49.正确认识和处理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物质文明是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状态,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精神文明是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积极成果的总和。它主要表现在文化状况和思想状况。

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基础,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导和智力支持。物质文明基础奠定了,不等于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上去了,精神文明有自身的独立性和发展规律,所以,必须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相关课程:
电子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
深圳2008年考研数学辅导班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招生简章
深圳华杰MBA培训模考冲刺班招生
深圳华柏MBA2008年考研辅导课程
2008深圳MBA考前辅导班-华杰培训
北大香港科大公共管理硕士MPA深圳考前辅导班

[本文共有 6 页,当前是第 5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论篇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 www.dgedu.com.cn 东莞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东莞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