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国-东莞·教育导航
  主页 | 教育资讯 | 推荐课程 | 公开课 | 考试 | 资格认证 | 外语 | 硕士考研 | 自考成考 | IT培训 | 金融财会 | 名校 | 学习资料
  导航:首页 - 2008年雅思考试新调整,新变化

2008年雅思考试新调整,新变化
作者:城市学习网 来源:xue.net 更新日期:2008-6-10 阅读次数:

2008年的雅思考试可谓热闹非凡,在政策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调整。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急剧增加的人群,不断增开新的考点或增加考试场次;一方面在考试方式及方向、评分标准上也有了新的变化。
  充分了解这些变化,对于考生安排备考时间、确定备考策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数激增,低龄趋势明显
  据官方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雅思考生的人数超过21万,比2006年上升了近六成。专家预计,2008年雅思考生的增长幅度也将超过60%,人数将达到35万。
  雅思考生激增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雅思成绩在各国的认可度不断提升。首先是英联邦国家认可雅思成绩,如英国和澳大利亚目前只承认雅思成绩,加拿大是雅思、托福成绩均可,美国也有1200多家大学认可雅思成绩。
  二是近几年高中生留学的人数呈爆炸式增长。据悉,目前雅思考生中,高中生所占比例与大学生已经基本持平。
  目前,雅思考试的题目主要由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负责,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机构认可雅思成绩,从今年开始,考试设计的队伍中增加了来自美国的语言专家。
  考点和场次不断增加
  2008年雅思考试在国内的考点和场次不断增加。据悉,今年的雅思考试次数将从2007年的33个增加到46个,考点由以前的27个增至30个,考试场次增加了75场。
  6月5日,新增的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北一路校区考场将开始第一场雅思考试,目前还在报名中。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7场安排在周四的考试。新增的上海财经大学考点正是英国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为了应对华东区考生对雅思考试急剧增加的需求而设。
  据悉,在这一考场设立后,上海财经大学将有原先的国定路校区和新增的中山北一路校区两个雅思考场,同时接受周四与周六的雅思考试。
  考生平均分数下降
  虽然报名踊跃,但是雅思官网www.ielts.org公布的2007年雅思考试与考生全球分析显示,中国考生的表现依然不容乐观,在世界20个主要雅思参与国中,中国仅略高于阿联酋和沙特,位列倒数第三。其中中国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尤其让人担忧。
  总体来看,阅读依旧是中国考生的强项,但听力、写作和口语没有太大起色。分析显示,2007年中国考生的听力在20个国家中排倒数第三,阅读倒数第七,写作倒数第三,口语依旧倒数第一。和2006年的统计相比,2007年中国考生的听、说、读、写平均分均有所下降,听力和阅读跌幅不大,但写作和口语降幅明显。
  据悉,平均分数的下降和2007年考生人数的井喷,分数不理想的考生会多次参加雅思考试有关。业内人士预计,随着2008年雅思考生人数的暴涨以及低龄段考生比例的增加,估计今年我国雅思考生的平均表现会呈继续下降的趋势。
  考试模式“计算机化”
  据雅思考试主办方透露,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008年雅思考试还将会开发不同考试形式,目前正在开发计算机考试形式。通过对部分考生的调研,雅思专家发现考生对纸笔考试和机考各有倾向,那些偏爱机考的考生将可以选择这种考试形式。
  不过机考不会完全替代笔考,而是使考生在纸笔考试的基础上多一个选择。
  与其他通过互联网进行测试的考试相比,雅思的机考有一个重要优势,就是试题在考试前通过互联网下载下来,可确保其安全性。然后考生在线答题,这样可以保证考生的发挥不受网络连接问题的影响。
  另外,主办方还将进行全球认可系统(GRS)升级,方便认可雅思考试的机构在网上查阅考生的成绩。
  口语评分新标准8月实施
  新的口语考试评分标准将于8月开始实施。据有关人士表示,雅思口语考试从词汇、语法、发音等多方面评判考生的英语水平,此次发音评分标准更加细化,无疑对中国考生的口语能力要求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考生的口语成绩将会更低,而是需要考生在备考时根据不足有一定的侧重和调整。
  在雅思考试中时有发生的“老题重现”现象也将改变。据了解甚至有道题目在2001年6月雅思考试中出现过之后,到今年为止连续出现过3次。这也使一部分考生在备考时往往存在一些投机或侥幸心理。主办方表示,雅思考试有专门的研发机构,今后会保证充足的题库,每份考卷不会重复。
  而从考试内容来看,这两年则不会有大的变动,难度会维持现有的水平不变。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2008年雅思考试新调整,新变化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 www.dgedu.com.cn 东莞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东莞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