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国-东莞·教育导航
  主页 | 教育资讯 | 推荐课程 | 公开课 | 考试 | 资格认证 | 外语 | 硕士考研 | 自考成考 | IT培训 | 金融财会 | 名校 | 学习资料
  导航:首页 - 东莞市教育局政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东莞市教育局政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作者:东莞教育在线 来源:dgedu.com.cn 更新日期:2008-8-31 阅读次数:
根据今年全市政风建设动员大会的精神,结合本局实际,现就本局机关深入开展政风建设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两个务必”的总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提高执政能力、解决当前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基本标准,深入推进政风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和机关效能,增创政务环境新优势,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步伐。 
二、目标任务
总的目标:通过加强本局政风建设,争取达到机关干部素质明显提高,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办事效率明显提升,群众投诉明显减少,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结合本局实际,着重从以下十一个方面开展政风建设活动,争取取得显著成效。
(一)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教育行政管理透明度。继续拓宽政务公开的范围,扩大政务公开的内容。坚持依法公开、真实公开、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及其它不宜公开的事项外,一切政务活动都必须向社会公开。除要在方便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政务公开栏进行公开外,还要及时在报刊、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教育网站等媒体公开,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确保群众能及时了解实情,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二)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继续鼓励和支持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满足普及幼儿教育的需要,解决家长就近送子女入园难的问题;根据各镇区流动人口的增长情况,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低收费的民办学校,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难的问题;根据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扶持和帮助民营企业或个人举办优质民办学校,以满足部分家长择校送子女入读小学、初中、高中的需求。2、进一步改进审批手续,方便群众办事。对本局的审批项目再进行一次梳理,进一步规范、完善和简化审批程序和手续。积极支持市政府组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3、想方设法采取便民利民措施。在东莞教育网设立民办教育网页,公布民办教育机构的申办条件、审批程序及结果等,供广大市民查询;设立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网页,并在局内设立专线电话,方便考生查询;根据近年我市成人高考报名人数不断增加的实际和今年首次实行网上报名的情况,在全市各镇区设立预报名点,方便广大考生报名。4、积极推进办公手段现代化,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充实办公设备,改善办公条件,尽快实现市教育局网络办公系统与各镇区宣传科教办和市直属学校联网,努力提高办事效率。
(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开展自查,解决群众“投诉难”问题。1、做好信访工作,尽量避免群众集体上访。通过政府网站、电子信箱、投诉电话、举报信箱等设施,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2、继续坚持领导接访日制度,局领导通过开展约访活动、阅批群众来信等方式,亲自处理重大信访问题。3、进一步加大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的力度,强化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完善投诉处理机制,使工作责任落到实处,确保投诉有效查处,经调查核实情况后,要尽快回复投诉者,并公开投诉意见和办理结果。4、对来人来访要做到热情有礼,耐心细致,树立教育机关良好形象。
(四)深入开展纠风工作,解决好教育热点问题。继续加大对教育收费的检查和监督力度,促使学校严格按规收费。全面实施“一费制”,坚决禁止和纠正中小学校擅自立项、提高收费标准和扩大收费范围的乱收费行为;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实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政策;严肃查处巧立名目收取赞助费和建校费等违反规定乱收费行为。加强对招生考试工作的管理监督,严肃查处弄虚作假和营私舞弊行为。
(五)加强廉政建设,完善廉政制度。1、提高全体领导以及财务人员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和业务水平,按规定用好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2、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将收支全部纳入本部门预算管理,严格界定各种经费的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加强管理和监督,堵塞漏洞,杜绝“小金库”、账外账。对违规的要坚决予以查处。3、加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五项要求”,加强对全体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全体领导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要率先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4、改进干部生活作风。加强反腐败斗争,严格公务员纪律,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要“干净干事”,勤政廉政,艰苦奋斗,厉行节约,严禁用公款吃喝玩乐、挥霍浪费,禁止收送“红包”和参与“黄、赌、毒”。
(六)推进“依法行政,以德行政”。1、继续深入开展“法德教育”,完善定期学法制度,通过听报告、看录像等多种途径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提高全体干部法纪意识和道德水平,改进工作作风。2、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行政执法责制,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抓好行政执法错案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要努力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行政执法环境,对有法不依、执法犯法、徇私枉法行为予以严肃查处。3、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考评工作。通过深入基层查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我局施政行为自觉置于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和广大群众的民主监督之下。
(七)强化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按照依法行政、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相统一的原则,从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出发,从方便基层和群众办事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政策、法规的最佳效应。要建立健全督查机制,每项工作都要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反馈。对政令不畅、推诿扯皮、执行不力,压文不办、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的,要给予效能告诫,违反政纪的给予政纪处分。要根据精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科室部门的职能分工,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八)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1、通过公开招考,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局机关工作,并对他们加强岗位业务培训。2、继续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全面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能力。针对网上办公系统的普及应用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继续在全局干部中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和普通级英语培训。
(九)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要继续开展创建“好班子”活动,努力创建“团结、廉洁、务实、高效”的好班子。1、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开展调研,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将有关调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措施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2、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克服形式主义。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精简会议,提倡开短会、讲短话,严格控制会议场次、规模和会期。凡可发文传达的就不再开会,凡可以电话、便函或其他渠道解决的,就不再发文。必须开的会议也要精心安排会议内容,议程,突出重点,解决问题。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发文数量。3、进一步健全科学决策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坚决反对独断专行和不正之风。
(十)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开展安全、消防、卫生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师生的安全意识。继续坚持消防、卫生检查制度,组织有关科室协同消防、卫生等部门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定期进行安全、消防、卫生检查,杜绝安全事故隐患。
(十一)切实完成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重点抓好几项工作的落实:1、加大教育强镇建设的力度,今年要有5至6个镇区建成省教育强镇,争取2005年70%的镇区成为省教育强镇。2、继续推进联合办学,加快中小学布局的调整,争取东莞中学和实验中学今年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3、加快建设英语和信息技术教育特色工程,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4、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发展壮大民办教育。5、把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培养具备先进适用技能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本地人才。6、加快教育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网,推进教育信息资源共享。
三、方法步骤
为了确保实现政风建设的目标,今年我局政风建设活动具体分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3年4月)
1、制定方案,落实措施;
2、召开会议,布置工作;
3、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二)查摆整改阶段(2003年5月—11月)
1、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认真查摆问题;
2、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方案,逐项对照整改;
3、撰写第二、三季度的政风建设工作小结上报市政府。
(三)总结汇报阶段(2003年12月)
1、组织测评小组按有关规定进行自评
2、撰写总结报告并上报市政府。
四、组织领导
去年,为加强对政风建设的组织领导,我们成立市教育局政风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责任制。今年,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有关机构和工作制度。继续由叶沛涛局长任组长,副局长陈健秋、王任槐、黄金海和调研员李何炯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一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具体负责政风建设日常工作。政风教育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局长对全局政风建设负总责,副局长和调研员按照日常分工负责检查分管科室的政风建设活动,各科室主要负责人要对本科室活动负直接责任。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东莞市教育局政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4 www.dgedu.com.cn 东莞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东莞
粤ICP备06023013号